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

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

ID:32668889

大小:56.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_第1页
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_第2页
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_第3页
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_第4页
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考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新起点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一参考教案3课题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教学过程:一、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课前,让学生广泛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百分数的信息。)师:请拿出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说说是从哪里找到的。让学生交流,并说说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有什么想法。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

2、它。(出示课题:百分数)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出示课本中的四幅插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百分数。教师说明:像18%、50%、642%这样的数就是百分数。让学生思考,说出图中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分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师:我们学过分数,分数既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那百分数呢?让学生讨论:百分数表示什么?得出结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使学生明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3、。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1.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教师说明百分号:%的意义及书写方法。让学生试读课本第78页上ldquo;做一做rdquo;第2题中的百分数。试写岀Idquo;做一做rdquo;上面的百分数。二、巩固练习1•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百分数的含义。再观察这个图,想想一共可以写出几个百分数?1.做课本练习十八中的一些练习。三、小结1•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2.学了百分数后你有什么想法?课题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P4题。教学目标: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

4、解答方法。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631.0870.0441/43/57/205/8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ldquo;lrdquo;o)某种花生的出油率是36%0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o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o二、学习新课1.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岀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百分之几?②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百分之几?③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④计

5、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1.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题。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醒学生注意:解决这类问题一定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ldquo;lrdquo;,哪一个数与单位1dquojlrdquo;相比。为学生学习新课解决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3•让学生自主解决ldquo;实际造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rdquo;的问题。(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把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出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ldquo;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rdquo;的。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6、,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Idquo;lrdquo;。(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①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②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板书。方法一:(14-12)divide;12=2divide:12asymp;0.167=16.7%方法二:14divide;12asymp;1.167=116.7%116.7%-100%=16.7%问:还有其他方法吗?③让学生总结,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使学生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

7、它的解题思路和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第①、②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ldquo;lrdquo;,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必须先求出。1.改变问题。师:如果问题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又怎么解决呢?让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4-12)divide;!42.观察比较。将例2的第一种算式与改变后的问题的解答算式相比较:(14-12)divide;12(14-12)divide;14师: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除数不一样?通过学生的讨论,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l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