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

ID:32683441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_第1页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_第2页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_第3页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_第4页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民路:宋代称大街。后因形如卧龙,遂名卧龙街。后改护龙街。抗战胜利后,一度改为中正路,解放后更名为人民路。 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因旧有十口古井得名。后改为十全街。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友谊路,1980年恢复称十全街。十梓街:由原十梓街、严衙前、天赐庄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东路。严衙前为明代学士严呐故里。1980年统一称为十梓街。 道前街:由原道前街、府前街、卫前街合并而成,明清两朝为衙署集中地,卫前即苏州卫治前,府前即苏州府署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西路,1980年统一称为道前街。       干将路:由原干将坊向

2、东延伸,合原松鹤板场、濂溪坊、新学前、狮子口统称为干将路。干将坊为宋前古坊,因其正东有干将门及干将墓而得名。       白塔东路:由原东白塔子巷、中由吉巷、二门口合并而成。原东白塔子巷有白塔,由塔得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井岗山东路,1980年称为白塔东路。       白塔西路:由原西白塔子巷和古市巷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井岗山东路,1980年称为白塔西路。       观前街:玄妙观在宋代名天庆观,故街名天庆观前。因观内遍栽桃树,花时灿若云锦,所以又名碎锦街。到元代天庆观改名玄妙观,街名随即改为玄妙观前,后又演化

3、为观前街。       临顿路:据<<吴地记>>载,吴王亲征东夷时,曾在此临时停顿休息,宴赏军士。后在此置馆建桥均以临顿命名。路亦以此得名。       桃花坞大街:唐、宋时期,苏州城西北隅阊、齐门之间遍栽桃树,称为桃花坞,旁有桃花河,是当时春游赏花的胜地。宋朝太师章粢父子在此筑别业,亦称桃花坞。后人就以此作为街名。       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发起开凿山塘,此街濒于山塘水,故名为山塘街。       平江路:平江取自苏州地名。宋代称苏州为平江府,元代改为平江路。      石路:为清末洋务派盛宣怀所辟,以石

4、子铺路而名。       景德路:近代由原郡庙前、朱明寺前、景德寺前、申衙前、黄鹂坊合并拓建,改名景德路。因古景德寺而得名。      五卅路: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苏州各界发起募捐声援。后用上海退回的捐款修筑了此路,取名五卅,以作纪念。      宫巷:玄妙观在唐代曾名紫极宫、开元宫,巷正对宫门口,故名。       太监弄:明代有金玉、如意两太监在此居住,遂名太监弄。西段曾名青年路,因基督教青年会的名。       仓街:清代为长洲、元和两县官仓所在地,有豫顺,青邱等仓,故名。       司前街:古名织里桥南街

5、。后在此设司狱司署,遂改名司前街。       皮市街:因古代皮市所在得名。       书院巷:以宋代鹤山书院的名。       长洲路:以旧长洲县署所在地而得名。       元和路:以旧元和县署所在地而得名。       学士街:古名药士街,因药士得名。或因明代大学士王鏊住宅在此而该称学士街。       枣市街:约在宋朝,这里以枣子市场为主,故名。       留园马路:清末盛宣怀所筑。原称五福路,俗名留园马路,是苏州最早的一条马路。      南浩街:因阊门以南护城河称为南濠而得名南濠街,后称南浩街。      

6、  百家巷:据《平江城防考》载:东汉顾训五世同堂,家有百口,衣食均等,长幼有序,因以所居名百口桥,巷亦因此得名。      旧学前:长洲县学原设于此,明嘉庆二十年县学东迁,此处即称为旧学前。      吴趋坊:吴趋是宋以前的得古坊。吴趋即吴地歌曲。       古吴路:以旧吴县县衙所在而得名。       北局:明代在此设立专门供奉皇室丝织品的织造局,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织造府,遂称此处为北局。       察院场:明代曾设都察院与此,故名。 范庄前:宋代范仲淹所创义庄所在地,故名。       憩桥巷:相传吴王率军出征时曾在

7、此憩息,旧有憩桥,巷因桥得名。        羊王庙:因古有羊王庙而得名。南朝刘宋时,羊玄保任吴郡太守,为官清廉寡欲,离任后百姓思之,故为其立祠庙,原称羊太庙,演变为羊王庙。        皇废基:元末张士诚占领苏州称吴王,将春秋时的子城作为王府。1367年,张士诚兵败纵火将王府烧成一片废墟,故有皇废基质称。      锦帆路:原为河,即子城城濠,相传吴王与宫女乘锦帆之舟游乐于此,故名锦帆泾,又名锦泛泾,以两岸桃李春日花开倒影水中如泛锦而得名。近代填河筑路,仍名锦帆。        专诸巷:专诸为春秋时勇士,为阖闾刺死吴王

8、僚,被杀后,相传葬于此地,故名专诸巷。        朱家园:北宋末,朱勔为徽宗经办“花石纲”致富,自营园林于此,名“同乐圃”。朱家园即其遗址。        宜多宾巷:原名糜都兵巷。糜都兵系宋代武将糜登,都兵为其职衔。糜凳曾练兵以抵御北兵入侵。里人追念,将其故里名为糜都兵巷,后讹为宜多宾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