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

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

ID:32683991

大小:189.3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4

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_第1页
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_第2页
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_第3页
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_第4页
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越千百载相邀五柳先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永清中学杨安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晓名人不凡身世(论世)2理解名人代表诗文(知人)二(能力目标)1夯实基础2提升读写三(情感目标)岁月无痕,傲骨永驻【教学重点】点面结合,抓纲务本【教学难点】提纲挈领,融会贯通【教学步骤】(一)抛砖引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物是人非,睹物伤情。虽岁月无痕,却窖香了菊与酒的韵味。拜读五柳诗文,品悟乐道自然!(二)沙场点兵1牛刀小试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A仓皇失措好高骛远恼羞成怒惟妙惟肖B推崇备至毋庸赘言讳疾忌医坐收渔利C应接不暇不容置辩莫衷一是流言蜚

2、语D世外桃渊搬门弄斧默守成规黄梁美梦【答案】D【点拨】三思而行:追本溯源。“世外桃源”缘自《桃花源记》2更上高楼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2008.南充中考】【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符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

3、邻之所贵。17尝着《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和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渔人甚异之()(2)阡陌交通()(3)颖脱不羁()(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答案】(1)对…感到惊讶(2)互相通达(3)受束缚,受牵制(4)停止2、翻译

4、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答案】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答案】只要懂得其中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答案】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这放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答案】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直,面对穷苦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5、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

5、“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请结合文意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答案】城市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为问题提供创意性的解决途径。【点拨】三思而行:抓纲务本3字字珠玑(2007·襄樊市)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做(1)~(2)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气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嚣嘈杂,但仍有“采菊东

6、篱下”的劳作烦劳。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答案】(B)(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答案】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点拨】三思而行:知人论世。174含英咀华(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3)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咏荆轲》)(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5金玉其言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

7、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渊明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渊明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流传至今。陶与菊实现了双赢。厌倦了官场的世俗,不愿与庸官同流合污,于是他含笑选择了恬淡生活,整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不求闻达,只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不管,他从微笑中出发,因为他在享受一个寻找真正自我的过程,这就够了。他从田园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