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

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

ID:32684018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_第1页
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_第2页
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_第3页
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_第4页
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知识积累(早读计划三)一、字音天天读1、qìn沁(吸入)人心脾沁园春2、mì寻觅分泌泌尿汨罗江便秘秘笈静谧3、gě百舸(大船)争流走舸(轻快的小船)葛优盖叫天葛藤gé4、寥廓liáokuò廖化liào5、峥嵘zhēngróng挣扎狰狞风筝症结铁骨铮铮正月zhèng诤友挣钱炎症6、cuō蹉跎(tuó)搓板搓手磋商撮合cuó嵯峨矬子二、字形天天记1、径竞竟泾—径自田径径赛大相径庭竞赛竞争竞相万类霜天竞自由毕竟泾渭分明2、瞻赡蟾檐澹——瞻仰赡养蟾宫折桂蟾蜍屋檐水澹澹兮生波3、柔揉糅蹂煣—柔和杂糅糅合糅和矫揉

2、造作揉面蹂躏輮使之然也4、雀鹊——鸦雀无声欢呼雀跃门可罗雀鸠占鹊巢声名鹊起5、其奇——两全其美突如其来出其不意出奇制胜6、制治——先发制人制高点因地制宜法治社会健全法制三、词语天天识成语识记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

3、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

4、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褒义)。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6听者没有理解”。四、文言词语识记:耻、能、善

5、耻而耻学于师──不耻下问:以……为耻词义比较;〇夫差耻(侮辱,同义词辱、诟)吾君于诸侯之国〇越王苦会稽之耻(可耻之事)〇知耻(羞耻、羞愧之心)近勇能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征善战:擅长会。词义比较;①能伸能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能够胜任②柔远能迩——素不相能——和睦、亲善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到、及④忍能对面为盗贼——如此这样⑤争宠而心害其能(能力)族本义是箭头,这个意义后写作“镞”。(1)名词①家族。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②类

6、,辈。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之族:这些人。)每至于族;聚集处。(2)原为一种刑罚,指诛杀三族或九族,后用作动词,意为“灭族”“灭亡”。如: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卒本义是士兵。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还可作动词用:①古代称诸侯士大夫的死,又称年老寿终,后又为“死”的通称。可译为“死”“死亡”。如: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完成,到……为止。如:A.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B.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附虚词用法:(1)

7、副词,表终竟,可译为“终于”“最终”。如:卒相与欢,为刎劲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2)通“猝”,副词,表突然或急速,可译为“急促”“立即”“突然”。如:A.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苛刺秦王》)118.走本义是跑。如:两兔傍地走。(《木兰诗》)用作动词:(1)奔向,逃跑。如:从华容道走。(《赤壁之战》)(2)投奔。如: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五、标点天天辩——冒号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6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8、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这类提示性动词的后面,提起下文,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做的分析。⑴我常常想: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⑵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这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他在讲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