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ID:32687691

大小:87.0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4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_第4页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师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不始于孔子。孔子孜孜吃吃,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高尚的人格、好学的精神、博通的学识,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赢得了全社会和后世的尊重和礼敬。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和《晋语》中,有这样的文字:“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

2、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这里已经将君、父、师并提。战国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在他看來,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缺少了这三者之一,就不会有社会的秩序、人民的安宁,更谈不上生活的幸福。所以,礼仪就是用来敬祀天地、尊重祖先、推崇君师,用来树立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权威的。高度尊崇礼法的荀子,认为教师是礼法的守望者。他认为,如果没有教师,世人就不懂得礼法,只能是偏离正道,流于匪辟,遭致灾难和祸害;相反,人有了教师、懂了法度,就会通达事理,明辨是非。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苟子看来,是否尊重教师

3、,是一个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他指出:“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一致。道家的《道徳经》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墨家的《墨子》也说:“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法家的《管子》中,收录有《弟子职》一篇,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对教师各方面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杂家的《吕氏春秋》不仅说明了尊师的必要,而且指岀了尊师的具体方法。主张“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外,学生能够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也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师使我们的

4、民族更加笃信教育,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向学之风,强化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当然,我们也不必忌讳,尊师的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对我们民族及英文化具有负面影响。比如,恪守师法,不许学生自11!机杼,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后人独立之精神、白由之思想,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作用。(摘编自徐梓《屮国文化的尊师传统》)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虽然不是中国尊师传统的创始者,但却为后世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B.《国语》中已将君、父、师并提,当时的人们认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C.荀子视教师为礼法的守望者,因为学习和执行

5、礼法,都需经由教师来完成。A.除了在尊师上取得一致之外,先秦诸子在其他问题上的观点都是相互冲突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所以在论述中国的尊师传统时,作者选择了从他说起。B.文章在列举先秦诸子尊师的论据时釆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面”为荀子的言论,“点”则为其他诸家的言论。C.在充分列举论据之后,文章进而深入剖析了“尊师传统”的本质:尊师既是尊业敬德,也是重学、重道。D.文章在充分肯定尊师传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明了将尊师片面化、极端化的负面影响,从而体

6、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生如果对老师态度恭敬,服侍周到,但不愿勤奋学习,不肯虚心向老师求教,也未必可以说是真的尊师。B.教育事关他人前途和家族命运,如果不接受教育培养,一个人就难以造就才德,一个家族就难以发达兴旺。C.是否尊重教师是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因此,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定会人人尊重教师,反之亦然。D.尊师传统无形屮对教师的才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人格高尚、学识博通,才能赢得尊重和礼敬。(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白光①鲁迅陈士成一见

7、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②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

8、一齐放开喉咙读书。“回去罢。”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