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

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

ID:32692704

大小:32.7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_第1页
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_第2页
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_第3页
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_第4页
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曾梵志的艺术中国梦曾梵志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国艺术界推销文化的艺术家。他的名字与天价拍卖紧密联系在一起――2013年秋季拍卖,曾梵志的两幅代表作品接连被拍出了过亿的价格,其中10月5日的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上,“面具系列”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约合1.42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目前为止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成交价。他来自粗犷的武汉,而且高中就辍学了。那么,他如何成长为亚洲身价最高的在世艺术家之一?1998年时,曾梵志还在为找一处地方展示自己的画作而苦恼。那时,中国的现代艺术市场几乎不存在。后来,多亏一

2、家起步不久的上海交易商帮忙,曾梵志才得以把一幅作品挂在上海丽思卡尔顿酒店(Ritz-Carlton)的大堂里。一名美国游客出价1.6万美元买下了他的这幅名为《面具系列6号》1995年作的作品,这让他非常高兴。短短十年之后,在佳士得于香港举行的一次拍卖中,这幅作品被人出价970多万美元拍走,这让曾梵志成为亚洲身价最高的在世艺术家,同时也让那名在拍卖中卖出此画的美国游客欢欣不已。时至今日,曾梵志已成为艺术界的代表之一。从他的艺术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艺术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从他小时候即文革期间的功利性的社会主义现实

3、主义,发展到今日令人目眩的高度――在全球举办艺术展,身价高达七位数。笔者来到曾梵志的工作室对他进行采访。他的工作室位于北京城郊一个著名的艺术区。这里就像一处宁静的绿洲,让人可以暂时远离北京那令人抓狂的污染和喧嚣。穿过一个带假山泉水、高大树木的庭院,便到了入口大厅。大厅里主要摆放着一座精美的木质佛像,其年代可追溯到唐朝建朝的公元618年之前。大厅左侧,就是曾梵志工作室的入口。他的工作室屋顶很高、屋里很亮堂,里面排列着大量已经完成或尚未完成的画作;他那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作品,也随意地点缀其间。曾梵志抽着一支上好的雪茄,与

4、一位客人忙着审视他最新画展的小型模型――这是一个回顾展,要展出他在1990年至2012年间创作的40幅画作和雕塑。该展览将于2016年10月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他的助手在隔壁的厨房给笔者沏了一杯美味的浓缩咖啡。几分钟后,曾梵志来了。他一头大汗地向笔者道歉,说久等了、而且工作室里没有空调――他解释道,没装空调是因为他的画需要慢慢晾干。他刻意保持礼貌,态度平静而谦和,甚至有些害羞,但他的眼神却有着花岗岩般的坚毅。我们在庭院的花园里坐下,沏了一壶好茶。“我们目前正处在中国艺术大发展的时代。”他说,“上世纪90年代几乎

5、什么都没有,现在却有数不清的艺术家。我不好说他们是不是都很出色,只有未来的人能够评判。”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以及随之而来的暴富前景,吸引来了无数造假者、抄袭者和机会主义者。面对这些人,曾梵志给出了上面这样一个含蓄而有些外交辞令式的评论。他表示,自己不会浪费时间思考艺术界乃至整个世界的现状,自己的全部心思几乎都在绘画上。他坚持认为,每一笔都要由自己来画,为此他放弃了周末,一年330天都泡在工作室里。只有在北京酷暑之时,他才会抽出一个月时间与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这种对艺术的专注一直是曾梵志人生最突出的特点。1964年,曾梵志

6、出生于粗犷的华中城市武汉,父母是印刷厂工人。他说:“我一直是个坏学生,拒绝别人强迫我学些我不感兴趣的东西,我那时真正感兴趣的只有素描和油画。”武汉是文革的震中之一。文革始于1966年,数以百万计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员和官员在这场运动中受到迫害或失去生命。曾梵志的父母被定为工人阶级,因此他的家庭相对要安全一些。但在这场席卷整个社会的浩劫面前,他的家庭也并非毫发无伤。“那时所有人都穿一样的衣服。但我母亲喜欢漂亮的东西,有时候,她穿的衣服会带点色彩,比如上面印着粉色的花。”他说,“就因为这个,她被批具有‘小资产阶级情绪’。那

7、段经历深深影响到了我的整个家庭。”尽管曾梵志的母亲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被暴力“批斗”,但他们一家却遭到几波气势汹汹的红卫兵的公开羞辱。红卫兵在他们家房子外面和她母亲工厂里都张贴了“大字报”,批判他母亲。“大字报”是一种用毛笔字手书的海报,自中国还是帝国的时候起就被用来表达抗议或传播热门消息。在那之后不久,年轻的曾梵志就开始把绘画当成个乐子,从原先毛时代学校教育的单调中脱身。他说自己是个坏学生,这可并不是在夸大其辞或是在假谦虚:他没有念完高中,16岁时就像他的父母一样在印刷厂工作,并在业余时间去上正规的绘画课。有一天他发觉

8、,有一种叫美术学院的东西,他随即决定申请。但由于在数理学科上有欠缺,他连续五年高考都没有考上。1987年,他终于被湖北美术学院录取,时年23岁。他说:“我很幸运,我父母没有给我压力或者打击我,他们很支持我。每年我的高考成绩都提高一点点,直到我最终考上。”1991年毕业后,曾梵志只想待在家里画画,但他被政府分配到一家刚刚起步的广告公司工作。事实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