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

ID:32701565

大小:2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4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_第1页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_第2页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_第3页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_第4页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对促进农业生产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着重论述了新农村信息化的作用和新农村信息化的重大意义以及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构想,包括加强信息服务内容的选择;大力发展电子农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是提高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快捷之路。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5-0140-03    党的

2、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不失时机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

3、建设,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1.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所确立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加速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农村

4、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应用信息网络技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信息时代的新型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化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新农村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自然延伸,是当前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农村发展特点相结合的综合体现。    2.信息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种技术能够如信息网络技术这样,在短短10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从实验室到全社会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过

5、程。由于应用群体日益广泛、应用内容日益丰富、应用功能日益强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其应用条件已经越来越具有某种社会公共产品的属性,并成为标志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要素和首要特征。因此,只有当信息网络技术充分地应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当中,我们所建设的农村才可以真正地称之为“新”农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的最大特征就是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信息不对称。城市居民一天接收到的信息量甚至超过了农村村民一年的信息获取量。对于农

6、村建设来说,修建道路、美化村容、建造楼房等都是一种表面的变化,只有消除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才是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才标志着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最终完成。    3.信息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国家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信息化工作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所有这些都直接推动了这些信息化应用领域的发展。但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这些信息化投入的受益人群主要集中于城市居民,由于缺乏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撑,农村居民根本无法享受到信息化所带给

7、人们的便利与高效。原有的城乡差别更因为“数字鸿沟”的出现而日益拉大。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三农”信息化可以看作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的具体举措。加快“三农”信息化可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文化交融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化解二元经济结构的诸多矛盾,为城乡统筹发展铺平道路。    4.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手段  (1)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总体上仍然没有

8、改变靠天吃饭、粗放经营、弱质低效的局面。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及管理控制,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信息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可以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场、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拓宽市场渠道,实现增产增收。  (2)信息化是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的重要途径。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