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704982

大小:20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14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命题范围:必修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心)于虢(另一个卿士),郑伯怨王。……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王室领地)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这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B.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绝C.“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D.国家政治秩

2、序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题干中的一段话的大意是:郑武公、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官名)。(周平王)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周平王。……四月,郑国祭足领兵强收了王室所管的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割走了成周的禾。据此可知是当时周天子的权威遭到了挑战,国家政治秩序受到破坏,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材料无法反映,排除;C项开始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故选D。2.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证实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日,

3、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新唐书·本纪第四》“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戊申,帝帅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资治通鉴》-19-A.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B.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C.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D.武氏被迫移住上阳宫【答案】C【解析】【详解】《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说明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新唐书•本纪第四》“则天大圣皇帝”也记载武则天被尊号为皇帝,《资治通鉴》“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

4、圣皇帝”同样记载武则天被尊为皇帝。三则史料都对此事有记载,故C项正确。只有一则史料记载“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没有充足说服力,故A项错误。有两则材料说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说服力不强,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说明武则天是被迫移居上阳宫,故D项错误。3.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A.以打破地域隔绝来划分行政区域B.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C.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

5、划的依据【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元朝行省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强大威胁中央集权,C符合题意;A是材料的现象;BD均与材料无关。4.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均由朱元璋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A.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C.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19-D.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答案】C【解析】【详解】最高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内阁取得票拟权力,但最终

6、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可知,内阁票拟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故C项正确;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内阁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故D项错误。5.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据图可知A.中国将出现被瓜分局面B.列强侵华出现暂时同盟C.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D.中国抵抗意识逐渐丧失【答案】B【解析】由图片看,画面上一群人在围殴一个人,这反映了当时列强共同侵略中国,形成了暂时的一个同盟关系,故选B;AC在图片上看不出来,故排除AC;当时中国正有义和团对列强的反抗,故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点睛:

7、这一题属于漫画类材料选择题,漫画只是一个表象,仔细寻找漫画的名称、画中的隐含信息,关键是看透漫画背后的讽喻信息,根据题干中的相关信息再结合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是基本思路。6.抗战前期,国民政府不遗余力地宣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日本侵略将危及整个人类的思想。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A.促使各国关注中日战争B.警示世界大战可能爆发C.宣传日本威胁世界和平D.争取各国对华进行帮助-19-【答案】D【解析】“国民政府不遗余力地宣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日本侵略将危及整个人类的思想”说明国民政府想寻求世界各国的支持,D正确;A中关注;B中警示和C中宣传均不符合材料主要

8、目的。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1927—1937年的中国历史有如下的总结:“然则此时人民已受军队劫掠,索饷之士兵则由将官一声叱咤而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