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

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

ID:32711670

大小:70.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_第1页
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_第2页
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_第3页
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_第4页
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感染的康复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局部感染的物理治疗局部感染的定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化脓菌侵入人体某一部位生长繁殖,破坏组织时所发生的炎症过程为化脓性感染。一、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即软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的有:疖、痈、蜂窝织炎、脓肿、丹毒、麦粒肿、乳腺炎、淋巴结炎、脓性指头炎、甲沟炎等。临床预防及治疗: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2.及时处理小创口及治疗疖,以防感染扩散。3.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湿敷,鱼石脂软膏、金黄散等敷贴。4.全身症状明显时,需卧床休息,下肢丹毒需抬高患肢。5.及时应用抗生素:局部或全身应用。6.

2、已成脓时,需及时切开引流。物理治疗介入的意义:配合药物、手术等疗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一)早期浸润阶段1.治疗目的是促使炎症局限、吸收,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症状。2.常用的物理治疗(1)超短波或微波治疗:常采用无热量或微热量、5~10分钟治疗,可以转被动淤血为主动充血,减轻炎症反应及组织水肿。剂量过大可加重炎症表现。组织疏松、血管丰富部位的炎症,如麦粒肿、乳腺炎等,尤其应注意控制剂量及照射时间。(2)紫外线照射:适用于表浅的炎症,有镇痛、促进炎症局限的作用。采用Ⅲ~Ⅳ级红斑剂量局部照射,照射范围应包括病灶周围1~3

3、cm的正常皮肤。对于严重的感染,可考虑使用中心重叠照射法。结局:早期炎症经过适当治疗可能停止发展而逆转,完全吸收。如感染严重、患者体质较差、治疗不当,常致炎症发展进入化脓坏死阶段。 (二)化脓坏死阶段1.治疗目的加速脓肿成熟,切开引流后加速脓液排出。2.物理治疗(1)超短波或微波治疗:使用微热量或温热量,10~15分钟。(2)红外线照射:15~20分钟。(3)紫外线照射:采用Ⅲ~Ⅳ级红斑量局部照射,中心部位使用超红斑量照射,以促使坏死组织脱落。3.注意事项成熟的脓肿注意切开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 (三)吸收修复阶段1.治疗目的促进

4、肉芽组织及上皮组织再生,加速修复愈合。2.物理治疗(1)微热量超短波、亚红斑量紫外线、氦氖激光等,以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细胞的再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2)红外线、微波等治疗,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完全消散,创面干燥愈合。 (四)慢性迁延阶段1.治疗目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提高免疫力,促进炎症完全吸收。2.物理治疗可采用红外线、氦氖激光、微热量的超短波、微波等治疗。 (五)溃疡、窦道、瘘管1.治疗目的改善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促进肉芽及上皮组织再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2.注意事项首先排除结核等特异性感染、癌变等,再考虑给

5、予物理治疗。换药以保持创面的清洁。3.物理治疗(1)紫外线照射:对于感染较重,较表浅或创底暴露、分泌物较多的创面,采用中、强红斑量(Ⅲ~Ⅳ级)照射,照射野包括周围1~2cm的正常皮肤;对于感染不明显,愈合缓慢,肉芽水肿的创面,采用红斑量(Ⅱ~Ⅲ)照射;肉芽水肿好转后则采用亚红斑量照射。对于暴露不充分的窦道、瘘管应用石英导子介入。(2)其它如红外线、氦氖激光、微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物理治疗,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营养,促使肉芽组织及上皮生长。直流电抗菌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时将浸药的棉花或纱布置于创底进行药物离子导入。 二、骨关节

6、化脓性感染1.治疗原则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早期配合使用物理治疗。2.治疗目的缓解疼痛,减轻水肿,减少渗出,增加药物在局部的吸收,促进炎症局限消散,防止发生粘连、肥厚、瘘管等并发症。3.物理治疗(1)急性期:首选超短波疗法,早期采用无热量,5~8分钟,每日1次;炎症静止后采用微热量,10~15分钟,每日1~2次,20次为一个疗程。急性期亦可予以紫外线红斑量局部照射。(2)慢性期:微热量的超短波或微波,红外线,氦氖激光照射等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 三、内脏器官化脓性感染肺脓肿、化脓性胸膜炎、阑尾脓肿、化脓性腹膜炎、肾盂肾炎、

7、肾周围脓肿,化脓性盆腔炎等炎症感染的部位较深,单用药物治疗不能使之完全吸收而转为慢性。在急性期,全身中毒症状消失后即可采用无热量超短波治疗,炎症局限后改用微热量治疗,疗程可稍长。 四、炎症后遗症(一)瘢痕肥厚1.概念肥厚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形成的色红、质硬、高出周围皮肤的病理结构,深度烧伤及创面感染时容易发生,其影响主要是毁容和造成关节活动障碍。肥厚性瘢痕一般在出现后的0.5~1年最明显,可自行变软、变薄,整个由增殖到成熟的过程可以持续2~3年,最终为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也可能终生不缓解。2.物理治疗(1)石蜡疗法有改善血液循环、软

8、化瘢痕的作用。石蜡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冷却时有机械压迫作用,疗效更好。瘢痕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感觉较迟钝,故蜡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烫伤。注意在肥厚性瘢痕增生期不能使用。(2)音频电、调制中频电、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主要是软化瘢痕,以及止痛、止痒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