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

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

ID:32712834

大小:56.2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4

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_第1页
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_第2页
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_第3页
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_第4页
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的事实不容否认——试论礼公为一世祖之二从詹父的故事看,先人确立礼公是詹氏一世祖地位的必然性   通观詹氏有影响的史料,最早称詹的有夏封詹国,夏商有称詹尹的职称,这些显然与我们詹氏血缘无关,无须多说。与詹氏血缘密切联系的有詹文侯、詹父、詹礼三人,这才是历代詹氏族群在修谱中引起争议的人物。为解开历史迷团,还我詹氏一世祖之本,笔者认为:   对特定历史人物的定位,首先是必须将该人物还原于与其相关联的历史环境之中,否则则有非议之嫌。我们都清楚,文公,姓姬名文,又称姬宫文,封安西侯,任职少师,食采于詹国,肇封詹侯,史称詹文侯,应该说没有文公封詹侯,则不可能有后五代(六人)的詹侯,也就不存

2、在礼公的承姬改詹,以爵为氏的历史。文公是詹氏族人的得姓之由,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通观三代,尤其是中国姓氏发展处于鼎盛时期的春秋(西周),以邑为氏(姓)的同姓诸侯与异姓诸侯,封爵与立氏相隔几代的比比皆在,绝不是我们詹氏一家的独撰,只要对中国姓氏起源稍有研究的人,都不会为此而大惊小怪。   姬宫文,即至弘公是周宣王的支子,生于元前827年《母姜后 申国人》,在周文王中兴的后期元前797年,由于连年征战,国力不强,后又临着西戎(严狁)的进攻,姬宫文筑城以守,从而抵挡住了西戎的进攻,因功封为安西侯。即甘肃安西县,该县处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境内东西长185公里,南北长220公里,东高西低

3、,南北两面夹山,历史上是重要战略重地(在西周未应被严狁西戎人侵占)。职少师,采食于詹国,由此可见,文公的爵位是安西侯,职责是协助王太子和太师协调和掌握军队的官。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原詹国属地的税赋及奉献。按照周时的惯例,文公在名字用于姓时称姬宫文,用到氏时称周宫文,后辈尊称为侯爷,同辈互称时为安西公或少师兄(弟)。至于肇封詹侯之说,笔者将在专文中予以探讨并请有识宗亲指教。大家都知道,史称詹文侯,凡加入“史”字的称呼,都是后人给予追认的,如司马迁在李陵的事件中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于膑刑之后的情况下,带罪留任史官,当其在世时有什么人胆敢称其为史公,这是要杀头的,更何况太史公,太史公显然是在

4、司马迁临死之前冒死呈送汉武帝过目的《史记》得以保留并被刊于世之后的史学者们赠予司马迁的尊称。司马迁在生前并不知自己会在后世享受这样的殊荣啊。同理,史称詹文侯明显是后世族人(因史书上文公记载不多,故应是后裔族人的追赠)得到詹侯这一称号的詹氏远祖的一种尊称。我们的远祖文公生前肯定不知自己有詹文侯这样一个称号是很自然的。因此,后世詹裔有的人强行将生前名为姬文(姓名)、周文(氏名)的文公硬生生地强加上姓詹名文,岂不是在强奸和玷污先祖的名号吗?   再来说说詹父,詹父是在史书上出现的第一个有名、有姓、有职务、有故事的姬姓詹氏第一人(有的所谓姓氏专家的荒诞论点除外)。欲讨论谁是詹氏一世祖这一命

5、题,首先就必然搞清楚詹父其人,故事情节所在的时间点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及其来龙去脉,笔者有幸从浩翰的本姓族谱之中查到这样的记载,现摘抄如下,与有识宗亲共享:第一代 至弘公二代 晔公 珜公 淳公 训公三代 显公 祥公 采公 资公 泰公 斌公四代 父公 韩公 朝公 翰公 乾公 英公五代 礼公根据史书和本族的大多数宗谱记载,詹侯爵位曾传五代六侯,即文公——华公——显公——父公、英公——礼公。   显然詹父是源于文侯血缘的曾孙,是华(晔)公的孙子,是显公的嫡长子,是英公的世子哥,是礼公的大伯父。那么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左伟·左恒公十》虢仲潜大夫詹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杜预注:虢仲,王卿士

6、。詹父,周大夫。周礼每卿下皆有大夫,传言潜其大夫,如属已之大夫非虢之大夫,若虢国大夫,虢仲自得加罪,无以潜之于王。且其若是虢人,不得以王师伐号。故也,以詹父为周人。   其大意是西虢国君仲(同时很可能时任周庄王的卿士,因东周初期周王朝的卿士多由西虢国人担任),姬仲,氏名虢仲告发周大夫姬父(氏名詹父)违礼(法),詹父自辩于周庄王并得到庄王的认可,周庄王的怒气之下,命詹父率王室军队攻打西虢国。   由此可见,詹父是平王东迁之后周庄王期间是一位深受庄王信任的大夫。在庄王主要卿士虢仲的挑拨下,周庄王仍然非常信任詹父,在帮助其洗刷了不白之冤之后,还为詹父出了一大口气,指派军队并由当事人的詹父

7、亲自领兵征伐虢仲的国家,同时也可见,詹父在史书中的多次描写中未称姓名姬父,也未称其氏名周父,而是直呼詹父。由此可以推定詹父按照周礼中的“三世不氏”规定,因其是第四代的掌门人,眼看到传至五代的后人按周礼将被定为士,而其孙之后则被视为庶民,如果这样下去,家族将会沉沦下去。在依法的前提下,向庄王提出以爵为氏的申请并得到了深为器重他的周庄王的批准,而成为具有詹氏氏号的第一人。   同时按《礼记大传》记载: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宗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