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ID:32712907

大小:119.4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2-14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題)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岀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一70%;选修一30%。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2、(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段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A.宗法制B.君主专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由“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得知“家国一体”的概念是源于分封制和宗法制,故A项正确;BCD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2.“三省职权的划分……不过

3、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省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室,()省只是皇帝的私人收发室……只有()省有其存在的价值……”括号屮所填的内容依次应为A.门下屮书尚书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尚书屮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类似“皇帝的私人秘书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类似“皇帝的私人收发室”;尚书省负责执行,因此正确答案是1.《晋书•李重传》载:“弱冠,为本国屮正,逊让不行。后为始平王文学,上疏陈九品曰:'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明责举之法

4、。'”这里的“贡举之法”实际上是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世袭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晋书•李重传》”“为本国中正”“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贡举之法”实际上是魏晋吋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故A项正确;B项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是从隋朝开始实行,排除;D项是以血缘亲疏为标准的,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晋书•李重传》”“为本国中正”,从屮分析出九品中正制。2.“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

5、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阁臣票拟”“内照票拟”可知,材料所述的是内阁工作情况。根据所学可知,内阁确立于明朝。故选C项,不选ABD三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3.下图为学生绘制的漫画《灭蚊行动》,蚊子和苍蝇代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一群热血青年正在积极地消灭蚊虫害。这一漫画所反映的内容是A.辛亥革

6、命的爆发B.五四运动的开展C.国民革命的发动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答案】B【解析】从材料“蚊子和苍蝇代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一群热血青年正在积极地消灭蚊虫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岀,这场运动是指1919年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一群热血青年正在积极地消灭蚊虫害”,排除。点睛:材料“蚊子和苍蝇代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一群热血青年正在积极地消灭蚊虫害”是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即可。1.某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人民带同所属家脊,寄居大

7、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文中“□□”代指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答案】B【解析】从材料“带同所属家脊,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屮可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该国人可以在五处通商口岸居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因此文中“□□”代指英国,故B项正确;日本在1895年《马关条约》取得了许多特权,故A项排除;CD项是1844年取得特权,排除。点睛:首先材料“带同所属家脊,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

8、、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反映出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居住的权力;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1.“这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対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企图武装夺収政权的开端。”此处“这”是指A.遵义会议B.北伐战争C.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答案】D【解析】根据“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中共企图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故D项正确,B项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