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

[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

ID:32724373

大小:65.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_第1页
[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_第2页
[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_第3页
[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_第4页
[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研究]竹枝词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竹枝词写作(9月4L1讲稿整理)一、竹枝词历史自唐朝刘禹锡在流放夔州期间化歌为诗后,经历代诗人大量的创作,到清末大约共留存了竹枝词十万首之多。超过了历代其它诗词的总量。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体;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后来逐步还出现了有各地风格的竹枝词,如《北京竹枝词》,《西湖竹枝词》、《锦城竹枝词》等,表现岀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近多年许多地方也大力提倡写竹枝词,如北京市

2、诗词学会等。为什么,因为竹枝词更能贴近生活,而且相对其它诗、词、曲等形式写作难度要更小一些。有人概括为:四易:易学、易懂、易写、易流传。二、竹枝词的特色宋代黄庭坚曾称赞刘禹锡的竹枝词说:“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这后两句就说出了竹枝词的特色。竹枝词与其它诗词形式相比,个人感觉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总结它的特色:B

3、J:管韵不管律;像歌不溜口;诙谐好比兴;典型多生动;组诗纪事明。1、管韵不管律。竹枝词只注重押韵,不拘平仄粘对。它的韵脚,从大量作品看,都沿用平声韵。但也有押仄声韵或平韵仄韵间用的,而对平仄、粘对却不怎么严格要求。如苏轼在忠州作的九首竹枝

4、词,韵脚就有平有仄,也有许多有失格律的地方。如《咏屈原》:水滨击鼓何喧闻,相将扣水求屈原。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这是一首平韵诗。这一首诗中,第一句是“三平调”,第二句“扌II水”应平而仄。第三句有两个字应仄而平,一个字应平而仄。第四句与上句“失对”。他咏项羽的一首竹枝词云:横行天下竞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是为仄声韵。这首诗中,则有六个字平仄倒置。不合律。从诗的形式上看,竹枝词基木是以七言四句为常体,也有五言四句作为别体,但很少见。如清袁枚有《西湖小竹枝词》五首,均为五言。其一云:妾在湖上居,郎往城中宿,半夜念郎寒,始见城门恶。反映一对情人相爱至深,

5、殃及城门的深切心情。2.像歌不溜口。竹枝词岀之于民歌,所以它有诸多歌的痕迹和歌的特色,但又不是“顺口溜”。诗与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诗庄重,内容要求严,形式要求更严。比如内容上,诗一般不能写得太轻佻。也不太讲求活泼性,史多的注重思想性,开掘得越深越好。遣词造句讲究比较高的技巧性。形式上,平仄格律要求严。同一首诗,一般不能出现重词重字。最著名的如毛泽东同志的《长征》,有一句本来是“金沙浪拍云崖暖”,但因为前面已有一个“五岭逶迤腾细浪”。所以“浪拍”就改成“水拍”,要说生动性,前者当然好一些,但为避重字只好如此了。但民歌不同,它可以有大量的重词重字。《诗经》采口民歌,所以诗经中有大量的回环重唱,

6、后代的诗中重字就越来越少,唐及其以后的律绝诗,一般很少重字,否则会被人笑话。而民歌内容上注重浅直易懂,一唱人就能明白,不需要过多的推敲。它也不是不要“技巧”,而主要是“明白的技巧”。民歌在造句上更多用的是“流水句”,近于口语。很少有倒装呀,排比呀一些特殊句式。用词越活泼,生活性越强,民歌味越浓。形式上除不严格求律以外,很大一个特点是用重字重词,不但一首诗中可反复用,甚至一旬中也可反复用。竹枝词界乎歌和诗之间,是“歌诗”所以它隐显着许多民歌的特色。比如“顺口”,比如“重复”等。看一下刘禹锡的九首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一首诗中,两个“山”、两个“

7、红”、两个“花”、两个“流”、两个“似”。这在一般形式的诗来讲,是不能容许的。宋代苏轼听到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一首,即: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他也感叹道「'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这首里面也是两个“白”字、两个“人”字、两个“上”字。还比如《西湖竹枝词》有一首写男女恋情的诗:又道芙蓉胜妾容,都将妾貌比芙蓉。如何昨日郎经过,不看芙蓉只看侬!这里的重复词更多,但生动性、明白性也跃然“口”上。同一本书屮还有一首:黄豆满畦菱满湖,问君生计不须图?黄豆先偿李家债,菱钱欲抵张家租。两个重复词“黄豆”都处在两联诗的同一位置。还“张家、李家”,都在上下联的同一位

8、置。同一本书屮还有一首比较著名的诗:山川不朽仗英雄,浩气能排岱岳松。岳少保同于少保,南高峰对北高峰。诗中岳少保是岳飞,于少保是于谦。两位民族英雄,连山川都因他们而不朽。他们如同泰岳的松柏,英姿令人高瞻。他们乂如杭州的南高峰与北高峰,令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这首诗的重复特色大家一看就明白,而且在同一句中相对重复。以上这几种比较直白的重复,不但不损害竹枝词的质量,反而使其特点更加突出。3、诙谐好比兴。这里看唐刘禹锡的夔州竹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