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

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

ID:32725306

大小:89.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_第1页
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_第2页
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_第3页
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_第4页
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八年级下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连亘(gèn)裸子(kē)更互(gēng)毋宁(wù)B、睥睨(pì)三棱镜(líng)宽宥(yòu)翌日(yì)C、扁舟(piān)揣摩(chuǎi)嫉妒(jí)摒弃(bìn)D、骈进(pián)强聒(qiǎng)亵渎(dú)花骨朵(gū)2、选出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A、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B、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来看,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C、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

2、有思想的芦苇”。D、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提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先按纵向说明的时间顺序再按横向说明的逻辑顺序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B、《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诗人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其中的“铭”和《木兰诗》的“诗”,《竹溪记

3、》的“记”及《诗词曲三首》的“首”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C、《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讲演稿,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代维新派领袖学者。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由果到因、从现象说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对在本店购贷满三百元者,本店将_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2)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严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____.(3)高老师才四十多岁,比起退休了的老校长自然_________

4、_多了。A、惠赠赞叹年青B、敬赠赞扬年青C、敬赠赞叹年轻D、惠赠赞扬年轻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B、美国有十五个州在娱乐场所禁止黑人享有与白人平等的地位。C、他们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D、我们的自由可以丧失,生命可以消灭,但共产主义的理想一定能实现。6、选出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春节前夕,镇党委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使许多下岗职工深受感动,如坐春风。B、教育学生应讲求方式方法,不可乱摆师长权威,对学生耳提面命,甚至加以体罚。C、随着申奥宣传活动的深入,大家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5、科技奥运”6的口号已是耳熟能详了。A、青年舞蹈演员表演的《孔雀舞》炉火纯青,令在场的老艺术家们赞赏不已。7、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完整的文字,其正确的顺序是()(1)论点是作者表明观点或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2)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或现实。(3)论据必须典型、可靠、新鲜。(4)论据必须正确鲜明。(5)论证是指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以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6)议论文一般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组成。(7)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8)它必须正确地、巧妙地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A、(5)(1)(2)(6)(4)(

6、3)(7)(8)B、(7)(5)(1)(4)(2)(3)(6)(8)C、(7)(6)(1)(2)(4)(3)(5)(8)D、(5)(4)(1)(3)(2)(8)(7)(6)8、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1)A、危楼(高)B、绝徼海外(边塞)C、明愈小(明亮)D、一切斥去(排除)()(2)A、白丁(没有学问的人)B、愈时(越过)C、劳形(劳累)D、有仙则名(出名)()(3)A、斩竹而薪之(柴草)B、惟吾德馨(品德高尚)C、高插青冥(天空)D、盛为之(大规模)()9、对《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叙云》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

7、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志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A、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饯别诗。但诗中并无惜别之语,开头第一层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B、第二层借风送秋雁之景抒酣饮高楼的豪情,“秋”字点明饯别的季节,“酣高楼”点明饯别的地点和方式。C、第三层中,“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赞赏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指南朝,南朝在汉魏与唐朝之间,这里诗人自比小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