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

[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

ID:32729764

大小:72.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_第1页
[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_第2页
[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_第3页
[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_第4页
[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食品工艺学复习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7.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8.食品保藏途径。9・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10.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食品在脱水过程中(即解吸过程)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为解吸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

2、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相似但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MSI滞后环。11.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大多数新鲜食品的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大多数重要的食品腐败细菌所需的最低Aw都在0.9以上,肉毒杆菌在低于0・95就不能生长。只有当水分活度降到0・75以下,食品的腐败变质才显著减慢;若将水分降到0.65,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12.什么是导湿性和导湿温性?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

3、为导湿性。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温性。13.干燥过程中恒速期和降速期的特点?恒速期:水分子从食品内部迁移到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于水分子从表面跑向干燥空气的速率;干燥推动力是食品表面的水分蒸汽压和干燥空气的水分蒸汽压两者之差;传递到食品的所有热量都进入汽化的水分中,食品表面温度恒定;降速期:一旦到达临界水分含量,水分从表面跑向干燥空气中的速率就会快于水分补充到表面的速率;内部质量传递机制影响了干燥快慢;干燥结束达到平衡水分含量;降速期预测干燥速率是很困难的;干制过程中食品

4、内部水分迁移大于食品表面水分蒸发或扩散,则恒率阶段可以延长;如内部水分迁移小于表面扩散,则恒率阶段就不存在。14.影响干制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干制条件:空气温度、流速、相对;!度和气压和真空度。食品性质的影响:(1)表面积(2)组分定向(3)细胞结构(4)溶质的类型和浓度。空气相对湿度:食品表面和干燥空气之间的水蒸汽压差代表了外部质量传递的推动力,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则会减小推动力,饱和的湿空气不能进一步吸收来自食品的蒸发水分。空气相对湿度越低,食品恒速期的干燥速率也越快;对降速期没有影响;空气的相

5、对湿度也决定食品的干燥后的平衡水分,食品的水分始终要和周围空气的湿度处于平衡状态;可通过干制的解吸等温线来预测;当食品和空气达到平衡,干燥就停止10.干制过程中食品的主要物理变化?干缩、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溶质的迁移11.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制品水分含量指标来加以选用。干燥结束时食品中水分含量大小是达到与当时介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水分。如北方干燥的蔬菜比南方的水分含量要低,因北方空气相对湿度小。17•顺流和逆流干燥方式的区别

6、和特点?热空气气流与物料移动方向相反——逆流热空气气流与物料移动方向一致——顺流逆流:物料与气流的方向相反,湿端即冷端,干端即热端;系半连续性A.湿物料先在冷端遇到的是低温高湿空气,物料因含有高水分,尚能大量蒸发,但蒸发速率较慢;这样不易出现表面硬化或收缩现象,而中心又能保持湿润状态,因此物料能全面均匀收缩,不易发生干裂;适合于初期干燥速率过快容易干裂的水果如李、梅等。B・干端处食品物料已接近干燥,水分蒸发已缓慢,但因遇到的是高温低湿空气,干燥仍可进行但比较缓慢,干制品的平衡水分可相应降低,最终水分可低于5%oC・干端处

7、物料温度容易上升到与高温热空气相近的程度。此时,若干物料的停留时间过长,容易焦化,为了避免焦化,干端处的空气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宜超过77°C。D.逆流干燥,湿物料水分蒸发相对慢,总的干燥速率低,故湿物料载量不宜过多。此外,因为在低温高湿的空气中,若物料易腐败或菌污染程度过大,会有腐败的可能。故易腐败的物料不宜采用逆流干燥。顺流:A.湿物料与干热空气相遇,水分蒸发快,湿球温度下降比较大,可允许使用更高一些的空气温度如90°C,进一步加速水分蒸发而不至于焦化;B.干端处则与低温高湿空气相遇,水分蒸发缓慢,干制品平衡水分相应

8、增加,干制品水分难以降到10%以下。因此,吸湿性较强的食品不宜选用顺流干燥方式。空气对流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固定接触式:箱式、隧道式、输送带式悬浮接触式: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喷雾干燥19.喷雾干燥方式的特点?20.冷冻干燥的条件及产品特点?(1)食品冷冻温度V・4°C;(2)食品升华一般要绝对压力V500Pa,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