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ID:32733379

大小:65.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1页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2页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3页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4页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樊村中学袁翠霞[论文摘要]在当代社会屮,网络技术的运用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它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的创新和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创新和变革的突破【I。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课堂教学我们…定要让教师做好角色的转变,熟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式,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育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2、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的创新和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创新和变革的突破11。那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课堂教学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供同仁们参考。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实施的条件1、社会发展呼唤现代教育技术。“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口趋激烈: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

3、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而知识经济的竞争将最终演变成为对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带來的严峻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加强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是开放的。而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快捷的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多种通讯工具、网

4、上模拟实践等,支持学习者独立或合作获取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其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2、学校硬件建设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各学校的硬件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微机房、校园网的建设,以及Internet网络的大量应用,为实现网络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备条件。我校在2000年时就投资兴建了一间多媒体微机室,随后又建成一间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多媒体语音室,今年又建成校园网,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二、网络环境下课

5、堂教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利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教学活动的一个系统,是在电子教室屮,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功能及控制,实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屮的一种专用教学平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课堂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1、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优越性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机交互是电脑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实体所没有的,它能够使学生产生

6、强烈的学习欲望,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高效的获得知识,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其次,多媒体教学网络提供多种展现形式,有利于知识的长久保持性。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操作,这样通过对多种器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多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就是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口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将多媒体电脑网络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7、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此外,多媒体教学网络还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得以充分的勾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1)认知负荷。是指在执行某种作业的过程中,因作业特性所需要的认知能量或认知资源过多,超1I1T.I1-:常负载范圉而造成认知系统特别是记忆系统的负载状态。而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

8、超时空”的环境,学习者需要不断的定位:“在哪儿”,“往哪儿”,“怎么去”。在每个节点前都面临着“找去路”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判断、决策。这样必然耗费巨大的精力,有时甚至一无所获,对学生造成了认知的负荷。2)学习者控制能力的影响。由于纯“网络化系统”将控制权交给了学习者,如果教师不给学习者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特定的学习策略,而且学习者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受其控制能力的限制,这时就不能恰当的选择学习内容和运用策略,不能准确的评估学习和预测学习进程,就会在系统中盲目摸索。目前国际上己经开发了不少网上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