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

ID:32734640

大小:145.8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_第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_第2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_第3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_第4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4世界的聚落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C.地形崎岖D.气候温和湿润A.用水方便B.交通便利2•我们把乡村和城市这些人们的聚居地统称聚落•聚落主要分布在()A•河流中卜•游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漠地区D.雨林地区3.在“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上,小华和小红分别对自己的家乡做了介绍。小华说:“我的家乡周围有农田、果树和池塘,村里有一条小路通往附近的小镇。〃小红说:“我的家乡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和医院,城里道路纵横,车

2、辆很多。〃下列关于小华和小红家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华住在城市B.小红住在城市C.两人都住在农村D.两人都住在城市4•聚落的基本类世是A•平原和山区B.农村和渔村C•乡村和城市D.森林和草原5•下图屮四种民居能反映当地寒冷环境特征的是()④①②③A.①B.②6.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C.③D•④A.水源充足B.极端干旱C.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7•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8.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后可能发展成为

3、城市的是()A.AB.B9.下列地区川有利聚落形成的是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C.交通闭塞、通讯不畅二、填空题(共4题;共□分)C.CD.D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人口稀少、资源贫乏10.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分为聚落和聚落两种类型。□•城市数量,规模,在总人口屮的比重增加,是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12.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的、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岸、巴西的、中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山西省的、安徽省的和西递等。13.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和的场所。三、综合题(共2题;共

4、19分)14.学以致用:如图:(1)你能列举出身边的一些古代建筑吗?(2)如果你遇到漫画中的现象,应该怎么办?(3)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古代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你能提供一些保护古建筑的设想吗?(至少两点)15.读“聚落景观图片〃,完成下列各题。甲乙(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A.甲B.乙(2)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C.居民多数从事畜牧业四、问答题(共1题;共5分)丙丁)C.丙D.TB.房屋更集中密集D.人口较为稀疏,道路和商店也比

5、较少16.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冇哪些冇利的自然条件?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C.【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深受口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

6、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答案】A【解析】【分析】解:白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分布密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聚落规模小,分布稀疏.所以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经济发展速度快,聚落比较密集.故选:A.【点评】聚落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形、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彫响.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3.【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一般乡村规模较小,人们主要从事农业

7、生产活动;而城市规模较大,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故选B。【点评】本题从文字层面上考查聚落的两种类型一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4.【答案】C【解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儿十个人的村庄,聚落形式不同,景观特色不同.【解答】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人口达到--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故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t点弊丿本题主要考查聚

8、落的形式.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1.【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各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A图的冰屋子能反映当地寒冷环境。故答案为:Ao【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架屛;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