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生称谥”新解(1)

金文“生称谥”新解(1)

ID:32735962

大小:4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15

金文“生称谥”新解(1)_第1页
金文“生称谥”新解(1)_第2页
金文“生称谥”新解(1)_第3页
金文“生称谥”新解(1)_第4页
金文“生称谥”新解(1)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文“生称谥”新解(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文“生称谥”新解作者:杜勇作者简介:杜勇,1956年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00073原发信息:《历史研究》(京)2002年第03期第3-12页内容提要:西周金文中的武、成、穆、共、懿等王号,因出现语境上的生称,致使不少学者认为西周或西周孝王以前犹无谥法。其实,只因这些铭文铸作于“生称谥”者谢世之后,才得以用其谥号追述前朝旧事。从金文中的多种文化现象和大量事例来看,谥法应创制于周初,且有一个从天子而下及诸侯等其他贵族的扩展过程。那种认为西周王号为生称而非死谥的看法可能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关键

2、词:西周/王号/语境/谥法期刊名称:《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2年05期  在传世文献和西周金文中,人们时常看到的文、武、成、康一类西周王号,自春秋以降一直被认为是周王死后所追加的谥号。如《逸周书·谥法解》说:“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攻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谥叙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这是说周王姬发死后,以其牧野克商之功,制谥曰武王,并同时由周公、太公制定了有关谥法的规则,供后世遵循。《谷梁传》桓公十八年也说:“昔武王

3、崩,周公制谥法。”《礼记·檀弓》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六年废止谥法制云:“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秦人所谓中古,亦包括西周。这种以谥法为周人创制,文、武、成、康等为谥号的见解,二千多年来不曾有人怀疑过。  最先对西周王号为死谥的传统说法表示异议的,是近世著名学者王国维。他首先发现金文中有一种令人惊异的“生称谥”现象,即原来被认为是死谥的成王、穆王等王号变成了生时之称。由于金文资料的可信度较传世文献为高,使王氏对谥法产生于周初的传统说

4、法产生怀疑,认为这些王号死称之,生亦称之,应属美名而非谥号,进而提出了谥法兴于共、懿之后的新说(注: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8《敦跋》,中华书局,1994年。)。后来徐中舒又著文增补宗周钟之生称昭王、趞曹鼎之生称共王、匡卣之生称懿王等材料以坚师说,谓“生时既有成昭诸称,则非死后谥法甚明”(注:徐中舒:《敦考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2分,1931年。),重申谥法兴于共懿诸王以后的主张。大约与此同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在研究金文断代的过程中也涉及到谥法问题,并作《谥法之起源》以和王说。观郭文所据金文

5、,除王、徐二文先后征引过的彝铭外,另有齐侯钟(今多称叔夷钟)、壶、洹子孟姜壶等春秋三器,故其结论更进一步,他认为谥法之兴不仅在共懿诸王以后,而且“当在战国时代,其时学者惯喜托古作伪,《逸周书》即一伪托之结晶,《谥法解》其结晶之一分子也。”(注:郭沫若:《谥法之起源》,见《金文丛考》第5,日本昭和7年(1931年)东京开明堂石印本。)  王、郭等人认为谥法非周初创制,因倡时王生称说以言古礼,在学术界影响甚巨。特别是郭沫若以此作为金文断代的标准之后,就一直被金文家奉为圭臬。近一二十年来,尽管不断有学者质疑此说

6、,却始终缺少积极有力的证据,结果是疑者自疑,信者自信,难于达成共同的认识。由于谥法起源问题不只关乎此一古礼形成时间的早晚,而且与诸多西周铜器铭文的正确断代有关,故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时王生称说的提出,主要依据来自于青铜器铭文。就目前所见,在这方面被学者先后征引过的金文资料有如下八篇。  稽首,对扬天子不显休,用作文考宝彝。其子子孙孙永宝用。”(注:本文所引金文,请参阅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8年。下不另注者,同此。)在以上八篇铭文中,宗周钟今多称胡钟,据其“子用遣间来

7、逆邵王”一语,郭沫若以为本钟乃昭王所自作器,“铭中之邵王,即康王之子昭王瑕也。”(注:郭沫若:《谥法之起源》,见《金文丛考》第5。)故“邵”乃生号而非死谥。但据唐兰由器制、铭辞、文字、书法、史迹五点证之,断定此器必作于厉宣时期。所谓“邵王”者,见王也。作器者称“其万年”,当读为胡,即厉王本名。因改定此钟为“周王钟”(注:唐兰:《周王钟考》,原载《故宫博物院年刊》,1936年7月,又见故宫博物院编《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唐氏此说远较郭说为胜,并为后出胡簋所进一步证实(注:扶风县图

8、博馆:《陕西扶风发现西周厉王》,《文物》1979年第4期。)。这样,铭中的“邵”字既非王号,则生称“邵(昭)王”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  除宗周钟外,就其他七篇铭文记事的语境来说,原来被认为是死谥的武、成、穆、恭、懿诸王号在行文中确实变成了生时之称。如十五年趞曹鼎中的“恭王”,某日到了“周新宫”,又在“射庐”弋射,并赏赐史趞曹诸多兵器,分明是一位在世的活人。又如五祀卫鼎中的卫称“余执恭王恤功”,这里的“恭王”仍是生称,假如“恭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