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ID:32737196

大小:3.08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2-15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_第1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_第2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_第3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_第4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性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兰L日期2p秒参5I{多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2、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研究生签名:牛导师签名: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任何企业自诞生之日起,都会不断追求实力的增强、规模的扩张,这既是企业本身追求利润的目的及企业家能力不断推动的结果,也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短缺经济时代结束,消费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企业的发展策略由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变得更为艰难。尤其是到了2l世纪,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大量的外国企业涌进中国,国内企业将被重新洗牌,一些企

3、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对幸福杂志世界500强研究显示:500强的平均寿命为40岁,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2岁。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7.5岁。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老字号"企业已有70%“寿终正寝"了。而巨人、爱多、三株、秦池、亚细亚等曾经在国内赫赫有名的企业只昙花一现。因此,企业要想长寿,其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国内著名企业海尔、联想、海信、长虹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相继提出了“创办百年企业"、“办成百年老店’’、“办成一个长寿公司"等企业理念和口号,形成“百年’’现象。在面临如此动态变化的市场、经营环境空

4、前的复杂和不稳定、产品迅速更新换代、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企业要想生存下来并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人来推动的,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企业只有在了解自身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才能明确企业所需要的核心人才,并采取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打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团队。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以来,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已近半个世纪,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比较成熟。

5、然而,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企业生命周期结合在一起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的理论还很少。由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应有所不同,所以本文选择了一个交叉性的命题: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本文援用企业生命周期“四阶段论",逐一讨论和分析了企业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均遵循同一逻辑思路,即先分析处于该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再根据这一阶段企业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确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2

6、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1981年,戴瓦纳(Devanna)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战略观》一文中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可谓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诞生的标志,在该文发表之后的短短20年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的研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们的强烈关注,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也爆炸式的增长。1984年比尔(Beer)等人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的、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它是指组织为了达到目标,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

7、(Wright,MeMahan,1992)。从而开拓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崭新方向。国外学者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认识同益清晰,GaryDessler(加里·德斯勒)指出:人事管理者的角色在今天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种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去。密歇根大学的DaveUlrich教授提出人力资源应扮演四个主要角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建设管理、转型与变革管理以及雇员贡献管理,其中协调人力资源以满足经营战略的战略伙伴角色是人力资源管理很重要的新角色。这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8、理战略得以执行,而战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