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ID:32738202

大小:15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5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_第1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_第2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_第3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_第4页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2018年2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

2、确解读的是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血缘政治B.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C.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D.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2.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

3、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基础B.摧毁了门阀政治C.促进了社会公平D.与人才培养脱节3.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D.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4.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

4、方。这说明宋朝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B.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5.右图反映的时期,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B.行省制C.郡县制D.分封制6.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前者是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定国是诏》D.《资政新篇》7.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回到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5、清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D.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8.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9.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时间工人农民其他1927年

6、4月51%19%30%1928年10%76%14%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0.“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B.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C.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D.北洋军阀的统治受到沉重打击11.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

7、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B.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D.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12.“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是中日战略的轴线。”淞沪会战改变“中

8、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主要表现在A.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B.打乱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部署C.标志抗日战争进人全新阶段D.中国两个战场调整反攻部署13.右图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得以确立14.“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