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ID:32740063

大小:69.5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5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曙光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盛杰、余梦佳、母晓丹审核人:语文组一、语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侥幸/角色••车辙/折戟沉沙••瞠H/交口称赞••B.盘踞/拮据••癖好/否极泰来••摒弃/敛声屏息••C.怆然/创伤••蛊惑/余勇可贾••诘问/开花结果••D.蹩脚/别扭干涸/曲高和寡徜徉/逢场作戏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国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B.许多造

2、诣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3.下列各句屮,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口趙严重。••••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

3、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降低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耗牛提供可能。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

4、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3.下列选项中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是()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一—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一一唐诗之辨。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來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

5、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A.②④⑤①③B.②③⑤①④C.⑤④③①②D.⑤①②④③4.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5.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

6、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釆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1)尘:(2)舒: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0分)“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什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屮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

7、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品,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如果想了解科举为什么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便己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屮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吋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