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

ID:32744988

大小:151.3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5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_第1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_第2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_第3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_第4页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人体的免疫与稳态第2课时学案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P2「'调查”及图2-18和图2-19,概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常见症状。2.结合图2-20,通过阐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治。3.阅读教材P28-3o,结合传染病的特点,了解常见流行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重难点击]超敏反应、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一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请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1.超敏反应(1)概念:某些抗原类物质畏次进入已免疫的机体吋,发生生理功

2、能紊乱和组织损伤的免疫病理反应,是一种非止常的、病理性的免疫应答,乂叫变态反应,引起超敏反应的物质叫做变应原。(2)特点①具有特界性和记忆性。②对同一种物质,有人有超敏反应,有人没有反应,说明超敏反应具有明显的垃差异。③超敏反应的人常有家族史,说明超敏反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3)类型:根据免疫损伤的机理不同,分为丄型、型、Hl型和世型超敏反应四种类型。(4)完善下而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图初次接桂变应原4,A再次接鮭变应原4小血件扩张,毛细血骨通透性塩加•平滑肌收缩,腺休分泌增多产生抗体彳肥大细胞致敏彳肥大细胞活化炎症介质效应

3、①变应原进入机体:变应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②产生抗体、致敏: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径,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爱迩结合,这一过程称为致敏。③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当桓回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与致敏细胞上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炎症介质。④出现超敏症状:炎症介质可引起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消化道及呼吸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或腺体分泌活动增强等,出现各种临床症状。(5)防治①主要措施:找出变应原,并尽量避免与其业接触。②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T•扰或切断其中

4、某个环节,从而达到防治冃的。1.自身免疫病结合教材P27,思考自身免疫病的机理。(1)概念: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或功能障碍。(2)发病机理:①某些抗原和自身组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性,当机体被抗原入侵产生抗体后,抗体在攻击抗原的同时,也会攻击口身组织。②免疫细胞rh于突变而失去原有的识别能力,将口身抗原误认为非己抗原而发生免疫反应。(3)常见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重症肌无力等。【归纳提炼】变应原引起的超敏反应与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的比较

5、名称激发因素抗体分布反应时机反应结果超敏反应变应原,具有个体差异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机体第二次接触变应原时发生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从而引发超敏反应体液免疫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机体第…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超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超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C・T细胞是超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超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处答案A解析超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

6、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超敏反应主要与B细胞有关。二免疫缺陷病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会导致免疫缺陷病。请以艾滋病为例,探究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1.免疫缺陷病的类型类型发病原因举例先天性免疫缺陷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获得性免疫缺陷感染、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艾滋病2.艾滋病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IV)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人类免疫缺陷病W(HTV),是一种逆

7、转录病毒。(2)HTV生活史HIV—病毒RNA—RNA-DNA杂介体S心兀细胞核v病毒zx/x/z/逆转录酶人体DNAmRNADNA病毒蛋白质①HIV与T细胞结合,脱去蛋白质外壳,核酸进入细胞。②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酸的作用下合成病毒DNA,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①病毒DNA转录生成鯉』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口质。②新合成的病毒RM和病毒蛋片质等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③新的病毒通过业方式释放出來。(3)发病机理: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结果导致T细胞杀伤力减弱,B细胞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使免疫功能处于瘫痪状

8、态,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患者全身衰竭而死亡。(4)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5)防治措施:冃前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措施,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归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