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

ID:32748352

大小:57.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_第1页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_第2页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_第3页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_第4页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看李清照在词史上地【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作为婉约词风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将婉约词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以达''曲径通幽”之妙。但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其实是很低下的。而李清照作为独树一帜的女性代表,摆脱了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以一个女子独有的视角和身份,跻身于以男子居多的男性作家群,留给后人诸多优秀作品。【关键词】女子;社会地位;李清照;词史;地位作为我国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究竟是怎样以一个女子的身份在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有那样崇高的地位的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一、李清照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关于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

2、主要还有如下论述: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胡适《国语文学史》:"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郑振铎《中国文学史》:'‘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诸如此类,不再例举。二、我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概述1.古代女子社会地位概述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在各个方面都受到压迫和歧视。在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妇女作家就少得可怜。除此之外,妇女作品还受到另一因素的歧视。一般选本,大都是按照作家年代的先后顺序编排的,而独独对于女性例外。编者们往往把她们的作品单独置于一栏,放在书的最末端。而这种做法始于唐朝末年韦庄编写的《又玄集

3、》,到了五代时期,韦毂在编写《才调集》的时候,继承了他的衣钵。[1]后世则更为变本加厉,将妇女作品放在无名氏于神仙鬼怪之后。这一歧视妇女的恶例,直到解放以后,才与其他封建制度一起消灭殆尽。除此之外,处于卑弱地位的女子,除了不能再公众场合下“抛头露面”外,连独自外出行走的自由都没有。同时,女子在受教育权上也不能于男子等同,进一步剥夺了女子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与机会。总而言之,在我国古代社会里,女子几乎只能被禁锢在家庭之中。即便是对女子约束较少的时期,女子也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庸出现,无法改变被奴役的地位。1.宋朝时期女子社会地位的变迁宋代以后,女子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主要源于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宋

4、代的理学家们,大力提倡封建礼教,因而,宋朝虽为词的全盛时代,女词人却仍是寥寥无几的。在今天知名的约一千二百多人的宋代词人中,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女词人则不过五六十人左右,且大都只有单词流传,没有一个有完整的词集。[2]众所周知的三从四德,也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提出来的。广为熟知的,还有女子须缠足,对妇女的压迫从精神发展到肉体。连苏东坡都填词赞美缠足“涂画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临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到后来,更是把缠足于封建礼教结合起来,"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女儿经》)到此时,缠足就不只是好看

5、,而且还有加强礼教,具有“男女之大防”的作用了。[3]宋代女子地位如此低下,李清照是如何冲破束缚并被人们所周知的呢?这里得提到宋代的整体社会风气,以及北宋灭亡之后,李清照在南渡以后,南方未教化之族对于社会风气的影响。虽然程朱理学对女子地位有着极大的冲击,但宋代的社会风气却是对女子地位有所提升的。从法律上来说,宋朝政府又颁布了一些新的有利于女子的法律规范。尤其是宋朝繁荣的商业给宋朝女人带来了更多的出路,女子可以有自己的经济地位。妇女虽地位不甚高,但已可以从闺阁走出了。三、家庭境况对其思想性格的影响叶嘉莹曾写道:“李清照生于缙绅家妇女多不敢为词的封建之时代,独能以其才情勇气专意于为词,不仅足以

6、与男性作者相颉硕,更能与芬馨之中,时露神骏之致,自属难能。”⑷1.家庭境况简介李清照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北宋著名宰相韩琦的学生。韩琦是北宋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与范仲淹齐名,并称''韩范”。当时边疆流传一则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一"韩”就是指韩琦,一“范”就是指范仲淹。[5]李清照自小是在爷爷身边度过的,以其才华,教一个小女孩是不成问题的,但在过程中少不了一些溺爱,所以造成李清照性格中不拘一格的一面。所以才有了《点绛唇》这一首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作为李清照早期的作

7、品,里面有一部分内容是不符合封建礼教规范的。宋代学者王灼做出了以下评论:“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无所羞畏……”[6]但由此也足以见得,李清照所受教育与所形成的性格状态是与宋代严格的礼教制度所不相符的。批评的人多了,知道的人自然也多了。除此之外,当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去世了之后,李格非娶了第二任妻子,是北宋初期著名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儿,而且性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