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

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

ID:32754653

大小:58.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_第1页
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_第2页
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_第3页
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_第4页
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摘要]黄沙坪矿区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带,赣湘桂粤褶皱带,南岭东西向复式构造带中的复合部位。区域构造线方向变化地段,由一系列轴向近南北向的倒转背斜和近乎平的压性断裂控制。区内发育有众多的小型褶皱和断裂。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灰岩中。黄沙坪铅锌矿床中成矿期可划分为矽卡岩期(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期(石英-绢云母亚期、碳酸岩-硫化物亚期)、硫化物期(毒砂-闪锌矿阶段、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阶段、方铅矿阶段)。[关键字]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阶段湖南黄沙坪[中图分类号]P613[文献码]B[文章编

2、号]1000-405X(2013)-3-46-2黄沙坪铅锌矿区位于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坪镇。黄沙坪铅锌矿是南岭中段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区内碳酸盐岩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是碳酸盐岩中与燕山期酸性、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接触交代型及交代充填型Pb、Zn矿十分有利的地段。1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位于湘中和湘南加里东印支穿插褶皱带郴来拗陷的南部。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上泥盆统锡矿山组(D3x):分为两段,下段为灰黑色中厚至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白云岩成团块状、似层状、条带状分布,局部含燧石结核。顶部灰黑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局部含燧石

3、团块。厚60米。分布于F4断层东侧一带。下段由灰白色、黄褐色薄层-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细砂岩及钙质砂页岩组成。顶部见有泥质灰岩、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透镜体,厚25〜40米。该段断续出露,分布于F4断层带旁侧(图1)。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l-m):分为两段,总厚120〜130米,大致呈南北向分布。下段为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底部夹有泥质灰岩,上段主要有粉砂岩、沙质页岩及页岩组成。与泥盆系上统(D3)呈断层接触关系。石磴子组(C一1-sh):为本区的主要容矿地层,总厚度204米,大致呈南北向分布。下段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燧石条带及生物碎屑,厚约30米;中段灰白-灰色中厚层生

4、物碎屑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含犬齿珊瑚、石柱珊瑚、棚珊瑚、滴管珊瑚等化石,厚42米;上段为厚层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55米。生物碎屑灰岩是主要的成矿层位。测水组(C-1-c):厚约38米。下段为粉砂岩;中段为页岩夹碳质页岩与石英砂岩;上段为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夹页岩。该地层的石英砂岩,风化后呈土黄色,在新鲜面上见粒状石英颗粒,颗粒大小约为IXlmm,也有土黄色的砂页岩。在矿区内测水组主要呈南北向展布,在铁路桥处与梓门桥组(C_l-z)呈断层接触关系。梓门桥组(C一l-z):总厚度200〜220米,在本区中它也主要呈南北向展布。下段为灰黑色白云岩,底部为白云质灰岩;上段为灰

5、白色白云岩,局部夹有灰黑色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结晶较细为亮晶结构,在上银山F1断层通过处岩层中的层内粒序构造较明显。该组地层局部与石磴子组(C-1-sh)灰岩呈断层接触关系(F9)。1.2构造矿区褶皱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后因燕山运动而将原有的南北向背斜改造为宝岭倒转背斜、宝岭倒转向斜和观音打坐倒转背斜,三者轴向均为北北东向。区内有代表性的南北向断层为Fl、F2、F3和东西向的F6、F9:①F1断层位于矿区的西部,走向北北东,倾向东。为逆断层。②F2断层位,还可见透镜体。且破碎带的岩层中有揉皱现象。F2也为逆断层。于F1断层的东边,走向南北向,倾向东。在断层破碎带中方解

6、石脉和劈理都十分发育。①F3逆断层位于F1和F2断层间,也呈南北向走向,倾向东。②F6断层走向东西向。在断层附近的岩层中可见十分发育的方解石脉及角砾岩。③F9断层走向东西向。在断层破碎带处可见白色方解石脉及少量角砾岩发育,断层面上可见擦痕和阶步,断层带宽5〜10m。为逆断层,向北倾。1.3岩浆岩矿区的岩浆岩均为浅成或超浅成酸性花岗岩类侵入体,出露的岩浆岩有英安斑岩(£口)、石英斑岩(入JI)、花岗斑岩(Y口)、花斑岩(2口),花岗斑岩(Y“)、花斑岩(E口)主要为隐伏岩体,埋藏于地下。2矿床地质特征1.1矿体的分布、规模、形态和产状矿体形态复杂,有脉状的、柱状的、透镜状

7、的、囊状及似层状。矿体沿走向、倾向膨大、缩小、尖灭。其中东部I、II号矿体规模最大。I号矿体受F3断层控制,呈狭长条宽脉状或似层状产于测水组砂岩或石磴子组灰岩与石英斑岩脉接触破碎带附近,其走向为北北东,倾向东。II号矿体位于I号矿体之上,围岩为石磴子组灰岩,受北北东向断层所控制,沿破碎带走向断续分布五个矿体。2.2矿石类型及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2.2.1矿石类型矿石类型主要有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气化-高温热液矽卡岩型鹄钮矿床、以及高-中温热液铅锌矿床。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锡石,少量白鸽矿、辉钮矿、黄铜矿、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