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赵琳娜

平均数教案赵琳娜

ID:32766032

大小:57.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平均数教案赵琳娜_第1页
平均数教案赵琳娜_第2页
平均数教案赵琳娜_第3页
平均数教案赵琳娜_第4页
平均数教案赵琳娜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均数教案赵琳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求平均数》教学设计教者赵琳娜一、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使同学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二、学法引导1、通过演示使同学初步感知“平均分”。2、指导同学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四、教具学具准备例2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五、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用卡片出示)(38+52)4-3(76-20)4-7说出204-5表示的意义。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

2、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一)、探究新知1、引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果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果、平均身髙、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

3、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2、教学例2:⑴、课件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2)、同学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3)、同学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2)、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干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3)、同学操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

4、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4)、同学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2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髙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5)、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局部(标有平均高度虚线)o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

5、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实际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局部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假如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

6、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通过引导同学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引导同学操作,使同学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笼统,协助建立平均数概念。)(2)、指导同学列式计算(6+3+5+2)4-4=164-4=4(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3)、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使同学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2)

7、、反馈练习:教材第1、3题。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3、教学例3:(1)、出示例3:(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同学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髙是多少?(136+142+140+135+137+144)宁6=8344-6=139(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2+141+133+138+145+135+142)=9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