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教案

超重与失重教案

ID:32766646

大小:87.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超重与失重教案_第1页
超重与失重教案_第2页
超重与失重教案_第3页
超重与失重教案_第4页
超重与失重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重与失重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失重和超重的研究性学习罗田县育英高中汪利明一、课题分析与课型设计1、知识目标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关于竖直方向加速运动的问题。2)通过学生实验、学生推导加深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含义,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3、教学设计思路:木节教学是在两周前布置下活动提纲后进行的,使学牛从实际牛活中发现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采用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做小制作、设计试验、摄像、照相、做演示文稿等方式,以达到扩展学生创造思维、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的束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采用多种

2、形式学习的能力。二、准备工作第一阶段布置研究课题,成立小组m宣布研究课目标和奖励办法m布置预习课本m思考问题0Q成立小组,选出负责人CQ成立备课小组,确定主持人第二阶段按小组发放表格发放研究活动记录表(见附录一)ffi明确时间表和要求£Q各小组负责人组织组员讨论,着手填表第三阶段小组课外活动阶段m各小组完成填表m各小组负责人集中,检查成果,确定重点,布置重点准备的内容,落实相应的语言解说、图片播放、动画表现GQ主持人确定上课流程,串词、制作幻灯、课堂设计第四阶段总结汇报课前准备,桌椅编排£□现场展示

3、实验附录一超重和失重研究活动记录表项目记录备注小组成员负责人:一、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举例(最好配有图片图像资料)1、2、3、4、5、6、二、自选实验:设计反映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小实验一个(简要列出一下项目,详细内容另外书写)方案设计(时间、地点、方法)建议表现形式:装置图、试验照片、试验摄像步骤观察、记录记录方式结论分析三、规定实验:研究电梯运行过程屮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有条件的进行录像)1、小组自行组织在电梯中进行试验2、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3、小组讨论试验结果,形成分析和结论四、资料收集和知识

4、拓展:超重和失重在科技领域的运用(课本以外)「(列出项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另外准备)媒体形式:1、2、3、4>五、问题和思考1、2、参考资料来源:1、课木62页的实验;2、网上查询;3、图书馆查阅图书4、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请教家长三、课堂流程安排1、观看录像和图片,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2、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总结,如何定义超重和失重现象,明确重力没有发生变化3、请做得最好的组派代表分析规定的电梯试验的结果,总结出加速度方向决定了发生超重现象还是失重现象;如学生能力允许,可以运用牛顿第二

5、定律定量计算,根据是中得出加速度的具体数值。4、进入趣味试验阶段,由各小组将设计的趣味试验进行现场的演示,并向大家提出问题,请大家解释,或自己做出分析,教师不做过多干预,主要就实验的创造性,科学性进行鼓励性的宏观点评。5、与超重和失重有关的物理题,介绍几个题型和解题思想,布置课后习题。附录二:学生成果展示(略)超重与失重一、教材分析:超重与失重,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又是FI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还是当今宇宙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教材中安排这一节,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

6、律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二、教学目标:根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制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②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③能够利用超重和失重现象解释一些牛活中的具体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超重与失重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在物理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经历超重与失重科

7、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②培养学牛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牛活和牛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超重和失重问题;③通过分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过程,锻炼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白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四、教学难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以及知识的应用。五、教学

8、方法: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牛为主体,探究式学习为主线的原则,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具:体重称、下面扎孔的塑料瓶、多媒体教学课件。七、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2、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已有的牛顿定律的知识从理论上理解超重和失重现彖的本质;3、学生是否能够把所学到的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的理解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和生活中去并且解释和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4、在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