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

ID:32768805

大小:66.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_第1页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_第2页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_第3页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_第4页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总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总报告河北省任丘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杨朝霞一、课题简介1.标题“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研究屮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课堂教学离不开具体的管理,而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无效性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管理怎样才能行之有效,这确实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我们确定了此课题。课程改革强调九年一贯制,而三、四学段(5-6年级、7-9年级)衔接最紧密,因此我们的课题研究范围定位在基础教育三、四这两个学段的课堂教学。2序言“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审批立项的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审批编

2、号为:2007202。课题组成员经过三年的研究,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得出了课题研究的结论:“课堂教学有效管理”需要创建一个真正满足“学生中心”的课堂环境,确保学生在教学目标、导向、行为等做出积极的参与,构建“三三制”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是师生的共同作为,是教师引领下学生的主动参与、全程参与的运行机制。3、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牛的共同活动。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是师牛的共同作为,是教师引领下学生的主动参与、全程参与的运行机制。制定导学案,编制学习小组,成果展示提升。此三者是构成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基本元素,也是课堂教学有效管理高速运行的三大动力。

3、一课三展是课堂教学教学的运作程序。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三元素与一课三展的课堂教学教学的运作程序,简称为“三三制”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模式。“导学案”的制定是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方案,导学案中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引领师牛完成学习任务,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预习,课堂教学效果明显的加强了;“学习小组”的管理增加了学习者的责任性,在这里人人都是管理者,加强了管理的有效性;“成果展示”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一课三展”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的三个过程,包括组内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学习拓展链接。这种课堂教学管理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大大增强课

4、堂教学有效性。二、主题部分1•研究问题:研究目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木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帮助学牛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享受与教师共同管理课堂教学的权利,从而成为会学习的人。研究意义提高学生素质、改进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标准。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因为“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是通过

5、创建一个真正满足“学牛中心”的课堂环境,确保学生在教学目标、导向、行为等做出积极的参与,形成良好的纪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运用有效课堂教学管理,能够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教师平等的接纳每一个学生,努力满足学生归属需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尊、自爱等健康品质。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够帮助学牛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牛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享受与教师共同管理课堂教学的权利。研究假设“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是通过创建一个真正满足“学生中心”的课堂环境,确保学生在教学冃标、导向、行为等做出积极的参与,形成良好的纪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以

6、营造人性化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为构思。教师平等的接纳每一个学生,努力满足学生归属需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尊、自爱等健康品质。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核心概念“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是指基础教育中三、四两个学段的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管理。“三三制”。前一个“三”是制定导学案、编制学习小组、成果展示提升的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三元素;后一个“三”即“一课三展”,是课堂教学的运作程序。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三元素与一课三展的课堂教学的运作程序,简称为“三三制”课堂教学有效管理模式。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

7、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设置的问题应该设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内才是合适的,所谓“摘挑子,要让学生跳一跳”。如果问题设在现有发展水平区域内,什么学生不需耍跳就能摘到“桃子”,那就对学生起不到激发思考的作用,也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但如果问题设在超过最近发展区,学生即使使劲地跳,也不可能摘到“桃子”,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