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

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

ID:32770038

大小:139.1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15

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_第1页
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_第2页
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_第3页
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_第4页
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技术管理规定10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规范及依据1、《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3—1999)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J9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6、《广州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平面控制测量7、业主提供平面控制网二等为精密导线网8、向隧道内传递坐标和方位时,应在每个井(洞)口或车站附近至少布设三个平面控制点作为联系测量的依据。9、精密导线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应每年或两年复测1次,且应根据控

2、制点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初测精度。10、精密导线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长(m)闭合坏或附合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川")水平角测回数边长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I级全站仪II级全站仪I、II级全站仪3503〜4±41/60000±2.546往返测距各2测回±5Vn1/35000±8注:1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一般不超过12;2附合导线路线超长时,宜布设结点导线网,结点间角度个数不超过8个;3全站仪的分级标准

3、执行规范中的规定。11、精密导线网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的形式。12、选择精密导线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附合导线的边数宜少于12个,相邻边的短边不宜小于长边的1/2,个别短边的边长不应小于100m;(2)导线点的位置应选在施工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稳定的地方,并应避开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等;(3)楼顶上的导线点宜选在靠近并能俯视线路、车站、车辆段一侧稳固的建筑上;(4)相邻导线点间以及导线点与其相连的卫星定位点之间的垂直角不应大于30°,视线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避免旁折光的影响;(5)在线路交叉及前、后期工程衔

4、接的地方应布设适量的共用导线点;(6)应充分利用现有城市控制点标石。13、导线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同时记录检校结果。14、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其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釆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2)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观测需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不考虑2C较差的限差;(3)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I级全站仪为9〃,II级全站仪为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I级全站仪为6",II级全站仪为9"(4)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釆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

5、3个时可不归零;(5)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11)全站仪的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冋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冋较湼I级696II级813915、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0),不应大于下式计算的值式中测角中误差()n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16、精密导线网测角中误差(MO)应按下式计算:打——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77——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17、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精密导线网测距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距离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表3.3.1的要求外,还应符合

6、表3.3.10的规定表3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mm)全站仪等级一测回中读数间较差I级3II级4注:1、(a+bd)为仪器标称精度,a为固定误差,千米计);2、一测回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单程各测回间较差往返测或不同时段结果较差42•(a+bd)6,b为比例误差系数,d为距离测量值(以(2)测距时应读取温度和气压,测前、测后各读取一次,取平均值作为测站的气象数据。温度读至0.2°C,气压读至50Pa18、精密导线网边反应进行气象改正,根据仪器提供的公式进行改正;也可以将气象数据输入全站仪内自动改正19、精密导线网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方法,其精度应符合规范的规

7、定20、3.3.14精密导线网测量结束后,应提交下列资料:(1)技术设计书;(2)外业观测记录与内业计算成果;(3)导线网不意图;(4)导线点点之记;(5)导线点坐标及其精度评定成果表;(6)技术总结。地面高程控制测量21、业主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2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碗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一等±1±235-45DS1锢瓦

8、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4VL二等±2±42〜4DS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