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

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

ID:32773764

大小:58.8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_第1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_第2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_第3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_第4页
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①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②,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③。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

2、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紮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3、。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④之虐,不如孝公⑤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鮪以不能进蓮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

4、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注]①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文言文阅读答案管仲论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②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縣(人名)为尧时的四凶。③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④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⑤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6.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012345A.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相:辅佐B.其祸蔓延,讫简公讫:至,到C.可以繁桓公之手足耶絮:拴,系,捆住D.而又逆知其将死逆:违背解析:选D逆:预先。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0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顾其用之者,桓公也)氏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仲之疾也,公问之相)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D.作《师说》以贻之(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解析:选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代词;语气副词,表祈使,一定。B项,代词,他;动词,至U。D项,介词,表因果;连词

6、,表目的。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012345A.吾观史鮪以不能/进遽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A.吾观史鮪/以不能进遽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B.吾观史鲍/以不能进遽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C.吾观史鳍/以不能进遽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解析:选B先了解本句的大体意思,然后结合相关知识来综合把握,根据句子的大意,确定句子中的名词是作主语

7、还是宾语,如句子中的“史鲫”“遽伯玉”“弥子瑕”“萧何”“曹参”“大臣”等,可根据其与动词的关系来判定;再注意句中的一些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虚词,如“故”等。9.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0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A.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