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

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

ID:32773921

大小:191.50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2-15

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_第1页
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_第2页
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_第3页
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_第4页
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级数学第二册全册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单元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69/69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位置)教学目标:1、在

3、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

4、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小结:看来,比较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

5、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第二课时69/69教学内容:前后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引导学生用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观察讨论、学习新知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

6、跑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3、游戏:(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家庭游戏、知识巩固回家后,帮你的玩

7、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左右69/69教学要求: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教学过程: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