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认知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认知

ID:32788523

大小:56.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认知_第1页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认知_第2页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认知_第3页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认知_第4页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认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业姓名:周钱升班级: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学号:15301233绿色建筑节能坏保的认知一、建筑节能节能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要减少能源消费——“让电表少走字!”,我国实施的30%,50%,65%递进的建筑节能标准也给人建筑能耗越來越少的印象。实际上这种理解是存在片面性或是误区的,建筑节能包扌舌更广义的冃标指向,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建筑使用了多少能源,更主要的是要解决能源利用效率的咼低。其他行业的节能问题也是一样,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止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将会持续增长,尤其是建筑能耗在总体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会有所增加,但这并不一

2、定表明我们节能工作的失败。能量的守恒与转化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如果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最终的状态只能是一片寂静。小到一幢住宅,大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都是不町能止常运转的。实际上地球上蕴藏和町能得到的各种能源也足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我们遇到的真正困境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人规模开采使用,造成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反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就是发展清洁能源,用清洁能源替代化右燃料,包括消除化右燃料污染的碳捕获-碳储藏(CCS)技术等。极端的说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廉价生产淸洁能源,就可以解决人类

3、血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气候变化等等绝大多数问题,可惜这还是一个相当遥远的事情。第二个途径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正是建筑节能的意义所在。迄今为止我们所使用几乎所有耗能设备都还没达到理论上的效率极限,也就是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机器设备、工艺过程、运输工具、照明器材等等都存在着提高能源利用(转化)效率的训能。通过提高能效,我们可以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减缓茯至制止能源消费的过渡增长,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这方而,建筑节能确实有着极大的潜力。建筑运行中所需能源中的很人一部分是低温热能,诸如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等能源需求,这种低品

4、位能源在其他行业难以利用,例如我们很难想象用60度热水蕴含的能量去开动一辆汽车,但用在建筑系统却菲常合适。所以从能源的梯级利用的思路出发,在更大的尺度上规划能源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的总效率。不少发达国家己经提出其至实现了建筑能耗绝对总量的逐步降低,但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不能与其简单类比。达到富裕水平的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人口接近零增长;居住血积和住宅设施标准C经普遍达到舒适健康的要求,住房建设处在简单更新的状态。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先进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能耗总量的下降。而在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是中国

5、当前的住房舒适标准偏低,夏热冬冷地区的住房普遍不设采暖设备,普通住宅很少有生活热水供应,多层住宅楼通常没有电梯等等。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住宅的设施标准必然逐步提高,相应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也会有所增加。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述将持续20年或更长的时间,城市住房的总量和保有量势必会相应的持续增长;基于改善性的需求,城市人均住房血积也会继续增加,这同样会导致建筑总能耗的增加。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屮国住房建设尚处在脱闲型、改善型阶段,远还未达到舒适型、享乐型阶段。所有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建筑能耗在未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论是能耗总量还是单位面积强度都有可能

6、继续增长,现在就提出建筑总能耗要减少多少亿吨标准煤的指标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的LI标应该是通过强化政策法规的完善、执行,大力推广应川各种建筑节能技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遏制我国建筑行业建造与运行能耗的过快增长。一个摆脱了贫困生活的中国家庭,从人均居住面积5平米的棚户区搬进人均20平米的新房,冬天有暖气供应,每天能够洗上热水澡,家里还第一次安装了空调,他家电表走的字肯定会比以前多,但这不代表他的新家不是节能建筑。二、绿色建筑世界各国对于绿色建筑的解释各有不同,如果要找到一个高度概括的词来表达它的科学定义,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Building)可能是

7、更准确的表述。也有学者将生态建筑视为绿色建筑的同义语,同样表达了这类建筑对环境、气候、牛物多样性等地球牛物圈的尊重和响应。尽管从传统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它是观察和描述1'1然界牛物群落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地理、气候环境,而不是要干预或是人工构建生态系统。无论我们如何定义,显然绿色建筑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建筑节能广泛得多。我国在2006年颁和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就叨确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五个方面的绿色建筑特征指标和技术要求,应该说颇具屮国特色。同样,世界其他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含的具体内容、要求、权重、评价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也都会强调建设

8、项丨丨的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的负荷越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