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曲阜三孔古建筑的文化艺术特点

浅析曲阜三孔古建筑的文化艺术特点

ID:32788936

大小:57.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浅析曲阜三孔古建筑的文化艺术特点_第1页
浅析曲阜三孔古建筑的文化艺术特点_第2页
浅析曲阜三孔古建筑的文化艺术特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曲阜三孔古建筑的文化艺术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曲阜“三孔”古建筑的文化艺术特点郑智聪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摘要:曲阜“三孔”作为推崇儒学经典文化的典范,融汇古建筑布局的表征与文化艺术价值,通过实例调查与考证,研究其古建筑布局特征,获取并理解“三孔”古建筑中所蕴含的布局营建思想与文化艺术价值等特点,对现代城市规划中涉及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古建筑的保护、景观历史文脉的延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文化;三孔;建筑;1、前言山东曲阜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历朝历代的保护修缮与扩建,使其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价值。在现今山东区域内的曲阜、邹城等文化古城内现存文物遗存就有700多

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53处山,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当属“三孔”古建筑群落。“三孔”古建筑群以儒家礼制观念为指导,结合典型的木构营建特征,构筑成了人类历史上独特的古建筑文化景观类型。现今,遗存的各类型古建筑群落、古墓葬群落、古遗址、重要史迹遗迹、石刻铭文,类型多样,特征典型,涵盖近现代及明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建筑,蕴含巨大的文化艺术价值。2^现状特点分析2.1古建筑景观群落性通过对曲阜“三孔”古建筑所遗存的片区进行整体系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曲阜“三孔”现存的片状式古建筑群,选址均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

3、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建筑的布局均采用传统的“四水归堂”式的布局手法,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四合集成大四合院落,媲美故宫紫禁城的布局形式,集千家于一家。“三孔”整体古建筑群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结合在一起,整齐规整有序。据此现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斑块条带景观设计理论,有针对性地利用其历史演变而成的群落性特征,进行整体有序的开发与保护,从而,达到既能保护片区文化遗产生存的城市空间环境,又能创造出集城市新风貌,孕育特色文化遗产于一体的特色城市。2.2空间多元整体性以孔庙为例,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是典型的屮国古代宫殿式建

4、筑,它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也。曲阜孔庙为九进院落,南北长达1130m,东西最宽处约168m,占地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固。整个建筑群包括5殿、1祠、1阁、1坛、2冼、2堂、17碑亭、53门坊,共有建筑100余座,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匡1,主体建筑构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吋期。明代遗存作为典型,孔庙的前三进院落起引导性作用,布置门亭石坊等入口古建筑类型,结合门亭前小型驻足礼仪广场空间分布,烘托规整庄严的氛围;第四进的院落,是孔庙的主体院落,祭祀孔子的主空间场所,这种布置规格,突破了传统庙宇建

5、筑三进布置格局,使得孔庙整体建筑雄伟大气、壮观恢宏。2.3宫殿式建筑与高等级规划布局的时代性2.3.1宫殿式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比较典型的宫殿式建筑,“三孔”在建筑形制和布局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図。三孔遵循传统古建筑营建特征,采用中轴对称的严谨等级布局形式,这种凸显严格的对称形式的历史遗存的古典风格,体现了儒家文化严谨,礼制规范。据可考察历史文献,三处的主体建筑群落规划布置风格一贯保持,未曾改变过,三处的整个建筑群沿着一条从南到北的屮轴线左右对称來排列,典型代表像奎文阁、大成殿、很殿这样比较重耍的建筑放在中轴线上,其它一些附属性的建

6、筑放在两边次要的位置。2.3.2高规格布局的典型代表在深受儒家礼制所影响的封建社会中,礼制形制不仅在政治上体现,在建筑的形制屮严格按照等级设定形制,例如帝王等级的古建筑规划布置遵循阳数设定,门洞三开,三孔的总体布局也采用了帝王宫室的制式,以孔庙门隅为例,三个门进的主体大门与帝王宫室的数量等级相同,据史料记载,元代年间为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办公居所所建设的孔府,在奏请之后,以礼制王者规格仿王者宫室角隅之制修建了四座角楼,象征孔圣王者地位等级的建筑物构造;三门洞、五仪门、九院落,主殿人成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暗合“九五”之制,重檐歇

7、山九脊殿,风水学布局屮采用“火”属性的红色柱墙门窗,“土”属性黄色琉璃,“水”属性的鸦吻,盘龙五爪石柱、和玺彩画木构件,都是封建社会中府邸布局中的顶级规格,同享古代天子建筑礼制。2.4文化展示与历史功能性并存孔庙形式规格等级虽高,但其最先初的布局功能是为祭祀所服务的,为了满足各类祭祀孔圣的文化功能,曲阜孔庙在形制布局上有其偏重祭祀的独特设计布局。在细节处理和形制布局上与其它的中国古建筑有一定的功能区别。祭祀功能中的殿堂庇祠,需要考虑祭祀举行人员活动场所,在殿堂庇祠之前构建礼仪广场,又因需考虑帝王祭祀所用形式礼仪特殊,因而广场设置

8、上有设置类似主神道提供帝王活动的流线,由于朝代更替演变,明清两代的对其进行了扩建,但不论哪个时期,基本上都充分地考虑到祭祀功能的布局因素。因而,“三孔”景观建筑屮均出现了广场、仪门、碑亭、多进院落的格局,广场起祭祀前准备活动和停驻之用,仪门起彰表礼制尊崇之用,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