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

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

ID:32794944

大小:59.3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5

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_第1页
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_第2页
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_第3页
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_第4页
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酿古酒2011年第28期美国特拉华州的瑞和帕斯海滩上,落日的余晖在金色的沙滩上拖出最后一缕光芒。“角鲨头”啤酒吧的喧闹刚刚开始上演。帕特里克?帕特悠悠地晃进酒吧。这位66岁的考古学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副教授。他身穿皱巴巴的Polo衫、走形的卡其裤和皮便鞋,在一群套着毛衫和法兰绒裤的年轻酒客里看起来颇为扎眼。但酒吧老板卡拉季安看到他却眉开眼笑,像迎接首席贵客一样对他举起了酒杯。从某种角度来说,帕特的确是这里的贵宾。只要能尝上一口远古的酒,帕特和卡拉季安这两位不折不扣的酒徒愿意做出任何尝试。他们会宰杀山羊制作新鲜酒囊,只为了让古酒散发出纯正的野味;他们也曾用出土陶罐盛酒,再丢进烧红的石

2、头来将其煮沸。帕特教授可谓古啤酒界的首席专家。只要刷洗下出土酒罐中的残渣,在实验室里仔细分析,他就能用化学法破译那些早已失传的古酒配方:世上最老的大麦啤酒是他鉴别出来的(发现于扎格洛斯山脉,公元前3400年出现);最古老的葡萄酒是他发现的(同样来自扎格洛斯山脉,公元前5400年就有);最远古的酿酒也是他辨别出来的,这是新石器时期的一种烈性酒,在中国黄河流域发现,距今已有9000年了。他的著作曾在各种学术期刊和书籍上发表,给农业、医药业和史前商路考古都带来了无限光芒。但是,受益的不仅仅是学术界。“角鲨头”啤酒吧的不少独家私酿,正是拜他所赐,这也是老板卡拉季安眉开眼笑的原因。比如他家的"

3、点石成金”(MidasTouch),这款曾得过多次大奖的啤酒,正是帕特根据公元前700年的弥达斯王墓中的配方酿造而成的。古酒秘方为了酿造一款古埃及啤酒,帕特和卡拉季安曾逛遍开罗最古老的汗?哈利里市场。他们在满地的鸡叫声和讨价还价声中,逡巡于无数个香料摊位,对着那些粉末又捏又嗅,试图找出配方中必不可少的几味。古人总喜欢在酒里加入各种匪夷所思的配料:橄榄油、桃金娘枝、奶酪、绣线菊、艾蒿、胡萝卜,更别提大麻和罂粟花这类迷幻剂了。他俩这次酿的埃及酒,是根据帕特在蝎子王一世陵墓中发现的配方来调配的。在墓里那3150岁高龄的祭酒残渣中,帕特发现了香薄荷、百里香和芫荽的踪迹。另一部分配方线索则来自

4、更远古的遗址,18000年前的埃及库邦尼亚河床。在那里出土的石磨中,残留着洋甘菊和埃及姜饼棕的粉末。虽然难以证实,但帕特推断它们很可能是酿啤酒用的。两位酿酒实验家甚至尝试采集当地的酵母,因为它们可能是远古品种的后裔。要知道,如今大部分商业酿酒所用的酵母,都是工业化培养的菌种。他们将填满糖分的培养皿留在一个偏僻的埃及蜜枣场过夜,这样便能捕捉随风传播的酵母细胞。取得的样品被寄回比利时的实验室后,里面的有机体会被分离出来,再大量繁殖。回到“角鲨头”啤酒吧。他们埃及之行收获的配料,混合后散发出一种奇怪的菠萝味。是中东香料za'atar放太重了,将洋甘菊的味道都压下去了?还是埃及姜果棕泡进热水

5、后的味道太冲?帕特尝了尝,提示酿酒师们少放点za'atar香料。这些配料被倒进一个不锈钢大桶,加上大麦粒和啤酒花一起炖煮。根据帕特的研究,理想的远古煮酒燃料应该是木头或是动物干粪,而不是瓦斯,但这不是很可行。“不过,他们在桶的基底用了砖块隔热,这是种很相配的古代技术。”他赞赏地补充。趁着煮酒的当儿,帕特悄悄溜到吧台边,给自己满满地斟了杯冰凉的“点石成金”,顺便轻蔑地朝喝着可乐的客人们瞥了一眼。“建造金字塔的时候,每个工人每天都能领到四五升啤酒。”他总喜欢这样大声强调,这也是卡拉季安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啤酒可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命之源。它是一天辛苦工作的慰藉和回报。如果啤酒哪天不够了,工

6、人们绝对会罢工抗议,我们也别指望看到金字塔了。”很快,芳香醉人的蒸汽溢满了酒吧,煮好的麦汁折射出金黄的光泽。酿酒师们将整瓶浑浊、暗黄的埃及酵母倒进去,发酵便开始了。这是一次实验性的酿造,所以头一批埃及古啤酒只有七桶左右,全部会于两周后在纽约展出。这使得酿酒师们非常紧张,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刚好够啤酒发酵成熟,他们自己也没机会提前尝尝最终成果。帕特考虑的则是另一个时间段。“恐怕18000年来,都没有人再闻过这种香味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考证法国酒起源帕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有个办公室,里面书架上摆的都是令人清醒的书籍:《无机结构化学》、《东撒哈拉畜牧者》等。书籍旁边摆着古代铜酒器的复

7、制品、塞着瓶口的中国白酒瓶,以及一个古代“点石成金”酒瓶一一瓶底黏着的琥珀色残留物,正是这位考古学家的灵感之源。这是铁器时代的一种麝香葡萄酒,里面加了番红花、大麦和蜂蜜,那种甜蜜的香味很容易让人想起法国著名的苏特恩甜白葡萄酒。作为宾大“生物分子考古实验室”的科研总监,他的行程总是满满当当:这个秋天,除了与卡拉季安去埃及,还要飞去澳洲参加古伊朗酒论坛,再去法国参加一个勃艮第酒研讨会,顺便参观几个香槟酒庄,尝尝夏布利的白葡萄酒,再前往法国南海岸一个重要的考古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