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

ID:32795788

大小:7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_第1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_第2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_第3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_第4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水的组成【典型例题】例1: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方面均会造成严重损失和威胁。下列行为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B.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C.向河中直接倾倒工业废水和垃圾D.农田里大量施用农药、化肥【解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①工业“三废”未达标排放;②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船舶的航行。如:热电厂排放的热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水和垃圾、农业上排放的含有农药化肥的水等。因此,A、C、D选项错误。【解答

2、】B例2: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属于化学过程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解析】取水是用水泵抽水,是物理变化,过滤是将泥沙等不溶物质除去,是物理变化,吸附是用活性炭等吸附性物质将有毒、有色、有味的物质除去,是物理变化,消毒一般是向其中通入Cl2,杀死细菌,是化学变化。【答案】选D例3: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食盐、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作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冲厕所

3、用的清洗用水。⑴采取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⑵用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⑶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后,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生活污水中有不溶性杂质(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等)以及臭味。再根据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冲洗厕所,所以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等不用除去。固体杂质一般用过滤法除去,生活中则可用器具将它们捞去;除去污水的臭味则利用活性炭、木炭、吸附剂或除臭剂等。【答案】⑴过滤(或捞去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沉淀性杂质)。⑵活性炭(木炭等)⑶减少污水排放

4、;节约资源;降低生活用水成本,变废为宝。知识点2: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凝固点沸点密度(4℃)无色无味液体0℃100℃1g/cm3二)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ss实验现象:玻璃管中有气泡,一段时间后,与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1: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H2)氢气+氧气水H2+O2H2O1、水的化学性质:水(H2O)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H2)和氧气(O2)。

5、水氢气+氧气H2OH2+O22、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典型例题】例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解析】A描述的是结论而不是现象。B红磷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应该看到的只有白烟现象。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应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答案】D例2:下图1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图2是课本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ss(1)通电一段时间后,图2中a、b试管内气体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_,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时间(分钟)12345678910阴极产生气体体积6122029394955657585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24711162126

7、313641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玻璃三通管将图1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1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图2装置相比,用图1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电解水的装置无论怎样改进,一定要抓住两极管中的空白大小:空大——氢气——负极;空小——氧气——正极。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而时间越长误差越小,应该是由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溶解性不同造成的。在1升水中溶解氧气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