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ID:32797820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_第1页
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_第2页
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_第3页
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分析祁双宝(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454102)【摘要】目的:就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889名3〜6岁儿童,全部儿童都到我院进行就诊及体检,测定的方法选择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绘制标准曲线,横坐标选择为标准品浓度,纵坐标选择为测得的标准品吸光度,样木测定应该在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再进行。由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求出样木中铅的含量。结果512例3〜4岁组中血铅为(4753±1931)g/L

2、,铅中毒17例(332%),血红蛋白为(1272±152)g/L,贫血29例(566%);690例4〜5岁组中血铅为(5263±3819)g/L,铅中毒72例(1043%),血红蛋白为(123plusmn;212)g/L,贫血81例(1174%);687例5〜6岁组中血铅为(5365±3721)g/L,铅中毒80例(1164%),血红蛋白为(1213±129)g/L,贫血92例(1339%)0结论:加强对于儿童铅中毒问题进行预防,不仅仅只关系到解决一些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问

3、题,更加重要的是,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国民的整体身体健康的提高,一旦发现儿童铅中毒,那么就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以此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关键词】血红蛋白;中毒率;血铅;联合检测;贫血【中图分类号】R36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2013)10・0257・02铅对人体会多系统、全方位地进行神经毒性影响,对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都会造成功能紊乱[1],对于儿童的牛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主要累及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理想血浓度为零,是一种重金属元素[2]o国内外已经报道了多起儿童铅中毒的事件,已

4、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1889例儿童血铅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889名3〜6岁儿童,全部儿童都到我院进行就诊及体检,其中男1000例,女889例,按年龄进行分组。687例为5〜6岁组,690例为4〜5岁组,512例为3〜4岁组。12样本采集:为了对组织液稀释和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应该首先严格消毒患儿的无名指,将第一滴血去掉[3]。抽取血样40μl,然后将其加入到专用稀释液进行混匀,保存在常温下,7d内测定完毕[4]。另外,在作血红蛋白

5、测定的过程中再次采集末梢血80μl[5]o13仪器与试剂:选择由北京博晖创新公司生产的定标液、试剂、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6]。14方法:测定的方法选择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绘制标准曲线,横坐标选择为标准品浓度,纵坐标选择为测得的标准品吸光度,样本测定应该在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再进行。由标准曲线的冋归方程求出样本中铅的含量[7]。15诊断标准:①相对安全血铅:<100g/L,②轻度铅中毒:100〜199g/L,③中度铅中毒:200〜449g/L,④重度铅中毒:450〜699g/L,⑤极重度铅中毒:>7

6、00g/L[8]。2结果如表1所示,512例3〜4岁组中血铅为(4753±1931)g/L,铅中毒17例(332%),血红蛋白为(1272±152)g/L,贫血29例(566%);690例4〜5岁组中血铅为(5263±3819)g/L,铅中毒72例(1043%),血红蛋白为(123l±212)g/L,贫血81例(1174%);687例5〜6岁组中血铅为(5365±3721)g/L,铅中毒80例(口64%),血红蛋白为(1213±129)g/L,

7、贫血92例(1339%)o表1不同年龄组血铅与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3讨论铅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红细胞最先接触铅,对铅毒性很敏感。贫血是中度铅中毒的表现之一,在贫血出现之前,红细胞就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如吓咻代谢的异常,红细胞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的抑制、血锌吓咻升高等[9]。般认为血红蛋白合成抑制和红细胞寿命缩短是铅致贫血的原因。本组结果表明:不同的年龄组,血红蛋白浓度和血铅浓度都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同时,铅中毒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这可能是较小幼儿与环境铅

8、接触及经肠道、呼吸道吸收铅较少[10]。总之,加强对于儿童铅中毒问题进行预防,不仅仅只关系到解决一些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问题,更加重要的是,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国民的整体身体健康的提高。一旦发现儿童铅中毒,那么就应该在第一吋间进行干预,以此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