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ID:32799742

大小:54.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淮北沿海地区秸秆还田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江苏省淮北沿海地区盐碱地秸秆还田稻茬小麦反旋灭茬播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施肥、沟系配套、水分调节、病虫草害防治及抗逆减灾等方面内容,以为同地区农场及种植大户提供参考。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稻茬;栽培技术;淮北沿海地区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2-0026-02五图河农场位于江苏省淮北沿海地区,土壤为轻盐黄黏土,少氮缺磷富钾,肥力偏低,农作物有利的生长期偏短,有效积温偏少,稻麦双季种植的季节非常紧张,农田单条宽50m、长800〜900m。2

2、008年以来,农场扩大稻麦周年种植,围绕“稻麦”周年生产,按照“精种、扩行、降苗、调肥、抗逆”十字要求,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抢适期播种,抓作业质量,出苗均匀,苗量合理,壮苗越冬,施足基肥,控制中期用肥,施好拔节孕穗肥,主动灌好越冬水、拔节水和孕穗水[1-2]o全面推广稻茬小麦播种灌溉栽培,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推广运用反旋灭茬播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小麦生产实现高产稳产,并连续3年通过省部级高产创建项目验收,对周边地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3]。现将相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精选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直接选用包衣种子。

3、测定麦种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计算播种量。2播种2.1播期淮北沿海地区前茬水稻正常收获期偏迟,为保证稻茬麦能够壮苗越冬,前茬水稻须提前断水,适期早收,尽早腾茬。小麦以半冬性烟农19、烟农21、济麦22等品种为主,播种适期为10月10-20日,最迟要在11月5日前播种灌溉结束。2.2基本苗10月20日之前播种灌溉的,基本苗225万〜270万株/hm2;10月20—25日播种灌溉的,基本苗270万〜330万株/hm2;10月26日至11月5日播种灌溉的,基本苗330万〜450万株/hm2o2.3播种量播种量依基本苗、麦种发芽率、千粒重和田间出苗率而定、

4、前期播量要适宜,中期播量要适当递增,后期播量要加大。2.4播深行距播种要求达到行直、深浅一致、落籽均匀、到头到边、不重不漏。坚持浅播,10月25日前,行距25cm,播深2cm,有5%〜10%露籽为宜。10月25日后,行距20cm,播深2〜3cm,控制露籽。2.5播种作业2.5.1作业程序。水稻收割后,适境整地,反旋灭茬播种,具体程序为:开暗沟一耕翻灭茬一长齿旋耕一短密齿旋耕一开竖沟一反旋灭茬施肥、播种一套沟、开横沟一灌溉。接茬偏迟的田块,为抢时间,可以不耕翻,直接旋耕整地。2.5.2作业标准。关键要解决好水稻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质量和壮苗的矛盾。杜

5、绝烂耕烂种,前茬水稻割茬高度、切草长度小于10cm,散草均匀,便于机械整地。要控制整地、开沟、播种等机械作业时的行走速度。开明沟时''慢二档”以下,播种时为“中一档”以下,第1遍长齿旋耕''慢一档”,第2遍短密齿旋耕“中二档”以下,旋耕的时候每圈要相互套旋约20cm。3施肥施肥总量为:纯N300kg/hm2.P2O5135kg/hm2.K2O34.5kg/hm2o整地或播种时,机械施尿素187.5kg/hm2、磷酸二铁225.0kg/hm2作底肥;于小麦3叶1心至4叶1心时,机械施尿素75kg/hm2作壮藥肥;施肥不宜过早。于小麦基部节间伸长前,

6、机械施尿素150kg/hm2^复合肥225kg/hm2作拔节肥;于小麦剑叶抽出期,人工撒施尿素60〜75kg/hm2作孕穗肥。氮肥的基肥:壮藥肥:拔节肥:孕穗肥为4.3:1.2:3.4:1.1;磷肥基追比为7:3;钾肥拔节期施用。4沟系配套暗沟间距5〜6m,开口于进水渠,深度距地面50cm以下。明沟与播种机械宽度配套,竖沟畦面宽(含沟)3.8m,沟深25cmo横沟间隔30m,遇低洼处增加一条横沟,沟深30cm、宽20cm。秧板田与麦田之间的隔水沟深40cm、宽30cm。沟系交叉处,灌溉前需人工清理,确保畅通。沟系深度在小麦整个生长季节应分次清理加

7、深到位。5水分调节5.1出苗灌溉播种后及时灌溉,从播种到灌溉的时间控制在48h内,以灌溉时间来确定播种的时间。灌溉做到速灌速排,日均温15〜20工时,地面进水至排净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