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ID:32802153

大小:57.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_第1页
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_第2页
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_第3页
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张秀艳魏广宽王莉(黑龙江省医院150036)【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31-02【摘要】目的讨论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的患者,依其头面部感染灶或全身化脓感染的证据,病变常累及双侧,结合脑脊液的炎性改变等,临床诊断海绵窦血栓形成一般不难。【关键词】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颅内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

2、种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依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感染性血栓形成和非感染性血栓形成。Towbin在182例成人厂1检中表现9%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Scotti在一组作过脑血管造影的儿科患者中证明有3・7%为脑静脉血栓形成。CT扫描、MRI检查、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造影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脑静脉和脑静脉窦梗死性疾病的发病率大为提高。下面将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分析汇报如下。1病因及发病机理1.1.非炎性颅内静脉和(或)静脉窦血栓形成1.1.1全身疾病的影响:全身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腹泻、脱水。1.1.2颅内的因素:颅内肿瘤、颅

3、脑创伤、脑动脉痉挛及癫痫发作缺氧均可导致静脉阻滞、血流缓慢,易于血栓形成。1.1.3脑静脉窦血栓的扩延。1.1.4其他的病因:口服避孕药,妊娠、分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高凝状态。1.1.5原因不明。1.1.炎性颅内静脉和(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由于解剖的特点,海绵窦和乙状窦是炎状血栓形成最易发生的部位。1.2.1海窦绵血栓的形成:常因颜面部、耳部、颅内以及颈咽部病灶所致。1.2.2乙状窦血栓的形成:可因乙状窦壁直接损害而引发;也可由于乳突炎、中耳炎使流向乙状窦的小静脉发生血栓,而血栓

4、扩展到乙状窦。2临床表现1.1.海绵窦血栓形成多继发于眶周、鼻及上面部“危险三角”的化脓性感染,患者可有对面部疗肿挤压史。常急性起病,表现也较为特殊。由于眶内静脉冋流受阻而致眶周、眼脸及结膜水肿,眼球突出;行于海绵窦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眼支受损,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各方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因双侧海绵窦经环窦左右相连,故发病早期病变居一侧,不久可波及至对侧,但仍以原发侧为重。视神经较少受累。眼底可见静脉淤血、视乳头水肿,甚至出血。并发症可见脑

5、膜炎、脑脓肿、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垂体感染等。1.2.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感染性,以产褥期妇女、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居多。由于上矢状窦侧壁有多处大脑上静脉的开口及蛛网膜颗粒,因此血栓形成主要引起大脑背外侧面上部静脉血液冋流受阻及脑脊液吸收障碍,其部位越靠近后部则受累的脑组织越广泛,症状也越垂。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即见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婴儿可见呕吐呈喷射状,前囱膨隆及其周围静脉怒张、颅骨缝分离。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部分患者可有癫痫发作(局灶性或全身性)。其他表现因受累脑组织的

6、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也因侧支循环的建立而有变化。若旁中央小叶受累可致双下肢瘫及膀胱功能障碍;一侧中央前、后冋受损也可致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但多以下肢表现为重;累及枕叶视觉皮质区可引起黑矇或偏盲。1.1.大脑大静脉血栓形成大脑大静脉为接受大脑深静脉的主干静脉,其血栓形成临床罕见,但病情危重。主要累及间脑、穹隆、基底节等深部结构,表现为无感染征象的高热、意识障碍、精神症状、颅内高压、去大脑强直、痫性发作等。患者若能存活,多遗有手足徐动、舞蹈症等锥体外系统症状。3检查3.1.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结果均缺乏特异性改变,而影像学检查却是至关

7、重要的。3.2.CT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CT增强扫描可见空三角征(高密度的三角形边为静脉窦壁,其内容物为等密度的凝血块)。3.3.MRI的表现随发病吋间的不同而有变化,最初数日T1加权像正常的血液流空效应消失,呈等T1和低T2信号血管影;发病1〜2周,血栓内红细胞开始溶解,高铁血红蛋白增多,表现为T1、T2均为高信号;以后由于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流空效应又复出现。大脑大静脉血栓形成,CT可显示于丘脑、基底节等部位较对称的低密度灶。3.4.DSA检查对CT及MRI尚不能明确诊断者,可直接显示血栓的部位和轮廓,为诊断最可靠的依据。

8、4诊断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的患者,依其头面部感染灶或全身化脓感染的证据,病变常累及双侧,结合脑脊液的炎性改变等,临床诊断海绵窦血栓形成一般不难。5诊断标准5.1.有颅脑损伤史或为自发性。5.2.出现搏动性眼球突出,多为一•侧性,也可为双侧性,额、眶、额及眼球等部位听到与心搏节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