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ID:32806309

大小:55.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_第1页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_第2页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_第3页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湖南省屮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410007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彖为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骨科大手术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予以常规物理措施预防深静脉形成,术后根据出现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监测出血倾向。结果:观察组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2、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o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可靠。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导致出现肺栓塞、慢性静脉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影响生活质量。本文为了观察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详细报道内容见

3、下文: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骨科大手术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女=42:18;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35.68±5.75)岁;手术类型:24例觀关节置换手术,1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26例下肢骨折手术。观察组:男:女二41:19;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36.15±5.81)岁;手术类型:23例競关节置换手术,9例膝关节置换手术,28例下肢骨折手术。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骨科大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

4、、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o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由石家庄欧意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13023635)规格:25mg/片,口服,每日一次,每次75-160mgo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于手术前12h腹壁皮下注射0.4ml低分子肝素钠,手术后12h再次腹壁皮下注射0.4ml低分子肝素钠,随后便每日腹壁皮下注射一次,一疗程为10-14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予以常规物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形成,术后根据出现可疑下月支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用凝血

5、系统指标监测出血倾向,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功能情况。1.2.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方法以2009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的《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作为参考依据,记录120例患者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若出现可疑症状及体征,则可以行双侧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发现血栓吋可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仍然可疑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行静脉造影进行诊断。1.3观察指标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

6、功能指标,其中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吋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吋间为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t检验。若pV0.05,则对照组和观察组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观察组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3讨论

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具体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静脉腔被阻塞,从而导致静脉冋流受阻。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髓关节置换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靓部周围骨折手术等,上述手术术后均容易引起DVT的发生,且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据相关报道表示⑵,DVT的高危因素为骨科创伤,如果未及时采取任何措施,髓关节术后深静脉发生率约为20%-40%,同时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5%-2.0%oDVT的三大基本危险因素为血管壁损伤、血流不畅、血液高凝状态[3],故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积极预防DVTo临床中常用的预防措施主要为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如足底

8、静脉泵的使用可以促进下肢血流速度加速,防止血流不畅,但是对近端DVT的防治效果不理想。采用药物预防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4],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方法。多项研究表明[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