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影响探析

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影响探析

ID:32808865

大小:53.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影响探析_第1页
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影响探析_第2页
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影响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影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影响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治疗、家长培训、姿势设定、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穴位封闭等对小儿脑性瘫痪29例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29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从康复治疗的效果看,家长越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锻炼效果越好,智力恢复越好,年龄越小效果越佳。结论正确肢体的摆放,正确的抱姿,患肢各关节的适当运动,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最好方法,家庭康复锻炼的早期介入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家庭训练;脑性瘫痪;康复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39

2、-01对脑性瘫痪(脑瘫)相关因素的婴儿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阻止异常姿势固定、强化大脑优势、降低肌肉及软组织不平衡发育、促进感觉功能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脑性瘫痪29例患儿实施短疗程家庭化康复训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对我院儿科门诊、病房、儿童保健门诊及产科出生时有高危因素的婴儿进行筛查,符合脑瘫诊断标准[1]者29例列为康复训练对象,年龄平均1-5岁,病程6个月4例。痉挛型15例,手足徐动型1例,共济失调型1例,混合型9例,其他型3例。1.2方法实行短疗程家庭化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进行评价后,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跟踪指导康复训练计划。①心

3、理治疗:首先使患儿家人明白孩子的大脑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指导家长学会康复训练,充分利用亲子互动关系,进行特殊教育,调动对患儿训练的积极性,把日常生活也作为康复内容,对患儿实行快乐训练、快乐认知,阻止其异常动作的发生,减少大脑异常信号的输入,促使正常姿势的训练。②家长培训:住院期间由治疗医师对家长进行康复护理集体培训和个别培训,使家长掌握患儿的训练计划及家长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以保证患儿的训练质量。另外教会家长正确喂养患儿,防止患儿喂养时呛奶窒息。③姿势设定:教会家人一些简单的家庭训练方法,目的是帮助患儿发展正常生理性和功能性的姿势及恢复正确的姿势,以提供正常和改善人体生物学特征,设定

4、方式有俯卧、侧卧、盘膝坐、长坐、直跪、半跪等,使用矫形器材、卧位板、吊床、站立架、膝足矫形器材等,维持患儿的对称位置,降低不正常肌肉活动。④运动疗法:根据生物力学运动原理及神经发育规律,采用逐渐强化的治疗方法如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关键点控制等。⑤物理疗法:采用电刺激治疗,兴奋神经肌肉组织等应用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⑥穴位封闭:运用维生素Bl、B12等中西药物注入穴位,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达到通经络、调整肢体功能的作用,起到针刺与药物双重作用。经家庭化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对其进行评估计分,确定训练效果,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1.3疗效判定[2]采取前后自我对照评定疗效。显效:患儿

5、原始反射消失,自动反应出现,对称性姿势稳定,运动功能比治疗前提高>1个台阶(按运动功能发育程序分为抬头、翻身、坐、跪爬、站、走、上下楼梯共7个台阶);有效:原始反射残留,自动反应出现不完全,非对称性姿势有较大改善,对称性姿势不稳定,运动功能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