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

ID:32809783

大小:56.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_第1页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_第2页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_第3页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与温度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血标本的温度及其保存时间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相关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检查的60名健康人的相关资料,分析血标本检测结果与其保存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全血标本的保存时间对HGB、RBC的影响较小,但是MCHC、HCT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出现明显变化。结论:采取静脉血后应立即送检,保证标本能够在2小时后完成检测,若未能及时检测应将其放置在0C的环境中保存。关键词:全血标本保存时间温度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

2、1-8801(2013)10-0251-02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能够为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逐渐进步,血液分析仪以其快速、可靠、准确的特点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逐渐普及。通常临床检验在上午8时以后进行,不能够及时检测标本的情况十分常见,为研究全血标本的保存时间以及温度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选取6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研究报告如下。1器材与方式1.1仪器与试剂。本次研究选用的仪器是Syemex-KX21血液分析仪、配套质量控制无和配套试剂,冰箱、水浴箱、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剂[1]

3、真空采血管和采血针。1.2方法。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检验对象是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检查的60名健康人;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1-67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5.61±2.07)岁;根据选用仪器的相关保养要求对检测仪器进行全面的维护,并釆用质量控制物严格控制质量,保证将检验结果控制在质控范围[2]中。在温室环境中使用2毫升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每位对象采集3份,采血后立即测定(立即测定的检验结果为对照组)并将其分别放置于温室(251)、冰箱(4°C)和水浴箱(32°C)中,于lh、2h、4h、6h、

4、8h、12h、24h、48h、72h时检测。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红细胞的分布密度在12小时内的环境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4小时内在32°C及25°C环境中有明显升高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12小时内中间细胞的绝对计数不断上升,在4£环境中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其在6小时内的259及32£环境中有明显升高表现,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温度对平均血小板体积

5、的影响比较明显,采血2小时后的检验结果较之对照组有明显上升,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MCHC及HCT水平会表现出明显变化,怀疑与抗凝血标本渗透压相关,标本血细胞处在高渗的环境下,细胞中的渗透压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若在血液标本的检测过程中遇到渗透压较低的稀释液,会发生水分进入红细胞的现象,进而导致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RDW水平升高,甚至会有RBC破裂的现象发生,进而减少RBC的计数,MCV随之升高,导致MCHC下降和HCT升高的最终结果。根据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判断贫血应确保在标本采集后的4小时内进行测定,不能够进行及时测定的标本应

6、放置于4£的环境中保存⑶。72小时内EUT%、LUM%有所下降,但(P>0.05),在6小时内的25T及32"环境下,MXD%会有明显升高,依据电阻抗原理,不同白细胞经过计数小孔时会产生不同的脉冲,而脉冲的大小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不同,当有白细胞形态改变时,若细胞空泡、核右移情况增多,就不能够准确的反应真实结果,而白细胞中稍有微小细胞的形态变化就会影响结果,故在采集后的4小时内测定十分必要。血小板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容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仪器鉴别时区分大小而非其性质,故可能会将聚集的血小板误认为是小红细胞。MPV的稳定性最弱,时间越久其变化越大,怀疑与血小板的结构

7、以及生理机制相关。参考文献[1]奚焕琴.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和血色素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8(07):109-110[2]高玉华,乐家新,王海红,兰亚婷,王红霞•血标本保存条件对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2,13(04):198-199[3]乐家新,丛玉隆,王海红,李绵洋,兰亚婷,王红霞,秦晓玲•血标本保存条件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15(14):106-107[4]丁艳琼,田晓红,房晓惠,马艳兰.用快速血糖计监测不同血标本血糖值的对比性研究[A].全国外

8、科护理学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