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ID:32812943

大小:77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6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_第1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_第2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_第3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_第4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_第5页
资源描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7/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之口,在《管子—牧民》的原文里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的引文中改动了一个字:“则”改成了“而”,就有了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一般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释义为: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

2、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头,要能顺乎民心。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描述战国时期,管仲担任齐相主持政务后,与百姓同好恶,流通货物,积累资财,使得齐国很快走上国富兵强的道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成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就能得到发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历史上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记载。由于管仲指导思想的正确及齐桓公的成功,“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

3、辱”历来为后世传颂,用现代眼光看这句话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有关“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7/7等相关观点,在当时那个王室式微、诸侯欲动的年代,国家统治者能有这种意识是很难能可贵的。后世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孟子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这样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从正反两方面向君王充分论证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或许是太

4、史公司马迁敏锐洞察到了“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才把管仲的“则”微妙、审慎的改为了“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仓廪实、衣食足”只是前提和基础;或许管子当时也没有把这句话说得那么绝对,只是后人一叶障目、断章取义、妄自揣度,未能准确理解先人微言大义罢了,而且在那个诸侯蠢蠢欲动的年代,适用、管用的就是最好的,抑或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的管仲先生就是这样精准地抓住了关键。总的来说,从人类曲折的文明发展历程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的发展衍生文明的进步,文明

5、的进步依仗经济的发展,是大趋势、大规律、大方向,从宏观上讲二者水涨船高、相生相随的关系无可争议,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上讲先贤的至理名言依然对现实有巨大的不可抗拒的指导作用,永远会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今所用,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乃为上策。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才有条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自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从个人层面上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7/7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为缺乏型需要,只有

6、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小康阶段向富裕阶段转型的过渡时期,中国老百姓也恰逢由不断满足缺乏性需要到积极获取成长性需要的发展阶段,甚至相当比例的民众仅是满足了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尚在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互构中逐渐得以满足和实现。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尊严

7、”一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尊严”二字让人耳目一新,“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说法进一步表明了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席勒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人民)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这句来自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意味着中国高层在国家发展哲学方面发生了微妙变化,“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跟现代文明的公民的概念(公民的概念是指,一个人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生病还是健康,能力大还是小,都应该过有尊严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