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题辅导

作文专题辅导

ID:32813651

大小:127.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2-16

作文专题辅导_第1页
作文专题辅导_第2页
作文专题辅导_第3页
作文专题辅导_第4页
作文专题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专题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专题辅导中考作文得分点之一:切题1、得分点概述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最前头。扣题写作可以说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二类作文的首要标准。中考评判,依照扣题的程度将作文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2、得分点策略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半命题作文需要我们将所给词语扩展成短语或句子,并以此为题作文。在补题时就要注意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或“感恩”为题作文,有同学拟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等题目,就扣

2、住了话题,突出了所给词语的重要性,让后面的构思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优秀习作《清晰的面孔》一文,作者这样开头:“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的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下文合符题意的描述。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习作《“和谐”画展

3、》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搀扶图”。作者分别以三幅图为小标题,着力描述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始终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比如习作《充满活力的岁月》一文,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悲同喜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少年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

4、间。3、失分会诊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成整体,只扣住了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比如对题目“借口是弱者的托辞”,有的同学大谈有的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这样就把题目变成了“借口”,只顾及了题目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题目。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习作《窗外的美景》,作者在写的中途,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

5、窗内”,导致整体重点成了“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的主题偏离了题意,最终文章评为四类作文。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而无视“提示导语”的限制,这也是离题的一个重大的原因。比如,很多作文提示性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叙述你的经历,又没有用你自己的经历作为事例,也没有写出你个人的见解,那么,你就离题了。38/381、提升要诀第一、认真审题。这一步中,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的部分,决不能轻易放过其中的任何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

6、正含义。三是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情感色彩。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先要将文章的构思想清楚,表达什么样的主题,选取哪些材料,材料呈现的先后顺序及详略处理,开头、结尾怎样写等等,尽量想细一些。然后,拟写出写作题纲。这样,能有效地避免思维和写作的随意性。第三、及时补救。写一段话后,要注意回头审视本段或本文的中心是否合乎主旨、合乎题意,是否遵循了题纲所预设的写作思路。如果发现了离题的内容,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到中心话题上来。失误文剖析:感悟夕阳(三类文)日子似乎平平淡淡地走,(走与日子搭配不当,改为过比较恰当。)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要过

7、去了,转眼又到了星期五----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以往的星期五,真是快乐。这种快乐,从初一到初三,我过了很多次。(概述的目的只不过是要说以往的星期五快乐,暗示着文章要写的星期五不快乐。但是,概述的内容太杂,用笔太多。)那一天,手拿着一张令我汗颜的化学试卷,看着叫人难堪的76分(这可是我有史以来最低分啊),我伤心极了。(点明事情的起因。)自己的理想,想到父母亲和老师对我寄予的厚望,我心如刀绞。我无力地趴在桌上,动都不想动一下。我本来想再反思一下,劳动委员却说要拖地,把我赶出了教室。(你看,这个句子里,前边以我为陈述对象,后边以劳动委员

8、为陈述对象,不统一,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来到走廊,我又趴在了栏杆上。(两次用趴字,都很形象,符合特定场合人物的心理。)我不断地责问自己:“嗐,我为什么如此粗心大意?为什么呀?这么低的分数叫我怎么见人呀?”我的泪都流了好多了。我真希望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