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

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

ID:32814986

大小:58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6

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_第1页
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_第2页
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_第3页
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_第4页
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上第一、二、三单元练习练习一:一、选择题:1、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①都规定了割地②都有赔款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禁烟⑥义和团运动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④⑤⑥3、“东沟海战天如黑,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

2、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4、(2007,重庆)关注民生问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议题。近代史上,提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历史人物是A、洪秀全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5、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现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6、下列洋务运动中哪一内容体现了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比富在民生而固

3、本乃可益国”的思想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筹建海军C、兴办新式学堂D、开办民用工业7、著名史学家陈旭簏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8、“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一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

4、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B、美国的殖民统治C、日本的殖民统治D、法国的殖民统治9、(2006,临汾)20世纪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作者说这番话主要由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0、(2007,汕头)“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11/11,下列哪一事件也有过类似的主张A、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洋务

5、运动11、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二、改错:某班举办了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征文比赛。马小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我的1909》的短文。以下是这篇短文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我的1909前几天,我收到了远在北京(那时也称为京师)的表哥的来信,他在那做小生意,邀请我去玩。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乘飞机出发了。到了北京,表哥把我接到了

6、他们位于东交民巷的新家。次日上午,表哥陪我到紫禁城内游览了一番。紫禁城真不愧为举世闻名的皇家建筑!中午,我们品尝了北京小吃。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街头,我有幸听到了谭嗣同充满激情的演讲,深受鼓舞。回来的路上,我顺便买了《新青年》杂志。……(1)错误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错误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错误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错误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分析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

8、有什么可“坚”吗?——刘成禺《世载堂杂忆》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制夷。”——《海国图志·序》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页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