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八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ID:32815084

大小:1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八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八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八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八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一二三四总分一、基础知识与应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徜徉(cháng)狡黠(xiá)   涟漪(yī)  纤手(xiān)B.濒临(bīn) 熨帖(yùn)  斫折(zhuó)面颊(jiá)  C.羁绊(bàn) 惊蛰(zhè)谄媚(xiàn) 隘口(ài)D.荒冢(zhǒng) 蕴藉(jí)逼仄(zè)  料峭(qiào)2.下列词语中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勾销烦燥煞有介事仓惶而逃B.斑斓蕴蓄莫名其妙消耗殆尽C.愁怅抚摩饥肠辘辘雾霭弥漫D.震憾妨碍想入飞飞 丑态毕露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B.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D.老师的举动让孩子们停住了笑声,全场鸦雀无声。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许多有教育意义的成语像“温故知新”

3、、“不耻下问”、“左右逢源”、“一暴十寒”等都出自《论语》。B.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等,“永州八记”是其山水游记的代表作。C.《听听那冷雨》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作品多以思乡情为内容,代表作有抒情诗《乡愁》等。本册中台湾作家还有《借书不还,天打雷劈》、《窃读记》及《下雨天,真好》的作者。D.《辛劳的蚂蚁》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世界著名的小说大师,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等。5.名句默写。(12分)(1)王昌龄《从军

4、行》(其四)一诗中,“        ,       ”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长期战争生活的酷烈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2)《使至塞上》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用比

5、喻手法写雨来得迅速的句子是,.(6)《论语》阐述乐学是学习最高境界的句子是,。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的空缺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________;让那安闲的雨丝,_______;让那多情的雨丝,________;让那无声的雨丝,________。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7.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

6、的一段话。(3分)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二、文言文阅读(22分)(一)阅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6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除点明季节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2.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3.结合诗的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黄生借书说袁枚4/4黄生允修借书。随园

7、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共借书亦类予;惟

8、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1.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则 其 读 书 也 必 专,而 其 归 书 也 必 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