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

ID:32817027

大小:54.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_第1页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_第2页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自觉守法。树立富而思源的意识,培养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2、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与冲突,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3、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和“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懂得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对于财富的來源

2、,我们直观的感受是靠自身的许多因素,但却忽视政府、社会所提供的致富平台。因此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认识“富而思源”,从而知道为什么要感恩社会、积极冋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2、“国家税收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税收的作用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在经济建设収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対于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中学生来说,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生活作风的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

3、目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我们获得财富的手段有哪些。这里通过让学生简单列举生活中获得财富的手段,并指出这些手段哪些合法哪些非法,从而体会出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由此导入新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或板书学习FI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二、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2、“法”与“义”的关系是什么?3、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是什么?4、我国倡导什么富民政策?5、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6、勤俭节约的意义是

4、什么?7、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三、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1、第一层次:理解同富不同路及合法致富的意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同富不同路及合法致富的意义。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经济违法实际上危害的是我们大家的利益,遵纪守法实际获得利益的首先是我们白己,使学生对违法乱纪行为产生深恶痛绝的情感。2、第二层次:理解经济活动屮的“法”与“义”。学生阅读教科书38页的案例和法律的有关规定,思考财富中的“法”与“

5、义”对人的约朿谁更有效?财富中的“法”与“义”是什么关系?学生在讨论之后得出结论,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法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是更有效的。总结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3、第三层次:依法纳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依法纳税是当今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事情,掌握税收的定义。这段文字中的“国家的职能”一词,学生可能不易理解,教师要适当的解释。同时要对''强制的”、“无偿的”加以解释,以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税收的特点和作用。4、第四层次:富而思源。首先请学生阅读教材

6、40页的主题文字,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再请学生阅读教材40页的两个阅读资料,感受富而思源的实践。最后请学牛讨论富而思源、先富带后富将产生什么结果。教师总结“富而思源,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通过数据资料给学生最直观的感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富而思源”的重要性的认识。5、第五层次:富而思进。请学生思考“富了以后不思进取,还是富而思进、不断开拓?”分小组交流体会。教师总结: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6、第六层次:

7、動俭节约,文明消费。教师呈现一些铺张浪费的事例,讣学生阅读这些材料,并讨论这些做法的错误之处。再请学生阅读教科书43页的第一段主题文字,从中找出符合自己节约观点的名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阅读43页的主题文字,归纳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自己的知识,谈谈白己的感想。教师总结:勤俭节约是是治国安邦Z道、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是人的美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