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ID:32823287

大小:85.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官府设立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都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B.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生产C.官营手工业的工匠职业世袭D.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由于官营手工业的封闭性,其地位在明代屮后期被民营手工业超越,故B项错误。]2.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时代是指()A.商周时期B.秦汉时

2、期C.两汉时期D.魏晋时期A[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故选A项。]3.丝织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以下表述符合汉朝丝织业发展成就的是()【导学号:07182013】A.开始养蚕并有了丝织品B.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0.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D.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B[A项是在先秦时期;B项是汉代的成就;C项是西周时期的成就;D项是唐朝的成就,故选B项。]4.歌谣“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描述的是()【导学号:07182014]A.西汉时期的丝织业B.北宋时期的

3、丝织业C.元代的棉纺织业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C[歌谣反映了黄道婆教人们纺棉织布的情景。黄道婆是元代民间棉纺能手,曾经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5.明代中后期,苏州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耍依据应是()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D.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D[雇佣关系是判断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关键,故选D项。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均不是“最主要依据”,故排除A、B、C三项。]1.“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

4、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A.玉米B.丝织品C.马铃薯D.烟草B[从题干材料“丝路花雨”“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可知描述的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其主要商品是丝织品,故选B项。]2.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绸外另一种最主要的商品是()A.青铜器B.铁器C.瓷器D.纸张C[从唐朝开始,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使中国获得“瓷器大国”之称。]3.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朝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明朝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的主

5、要原因是()A.适应对外经贸交流的多种需要B.反映了屮国各民族间联系加强C.为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D.体现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A[明朝烧制带有阿拉们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是为了适应海外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要,侧面反映了明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故选A项。阿拉伯文和梵文是外国文字,所以反映的是与外国的联系,故B项错误;明朝瓷器不都是卖给贵族,故C项错误;唐朝实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故D项错误。]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07182015]材料一据清官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宫内

6、造办处缝制成为成衣,这期间共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者10余人,用时接近两年之久;所耗费的银两也是非皇家不可承受。材料二《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1)根据材料一,指出承担龙袍制作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的特点。龙袍的昂贵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解析】笫(1)问,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冋答即可;龙袍昂贵要联系君主专制

7、制度等分析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二信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分析。【答案】(1)特点: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说明:皇权至上,统治者的贪欲。(2)现象:苏州丝织业发达;工匠和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本质:资本主义萌芽。[冲A挑战练]1.《国语•晋语》屮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出,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D[根据材料中“工商食官”可知,当时的官府控制着绝大部

8、分的手工业品的生产,手工业被官府所垄断。]2.《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鞅(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晩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吾”的身份是()A.官营手工业者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D.雇佣手工业者B[由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來维持生计,这说明是民营手工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