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童话教学

浅谈小学童话教学

ID:32825919

大小:54.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浅谈小学童话教学_第1页
浅谈小学童话教学_第2页
浅谈小学童话教学_第3页
浅谈小学童话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童话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童话教学城关中心学校李玉祥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寓意深刻、脍炙人口的故事,所以童话是一种虚拟文学:人物是虚拟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是虚构的,幻想是童话的主要特征。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为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心向往之。因此,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自觉地

2、引领孩子进入童话的宫殿,亲近童话,让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进行童话教学呢?我有一些个人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布置预习任务:读通读懂。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些童话篇幅很长,利用上课的时间去朗读课文无疑是不合适的。通过课前预习可以达到从结构、内容上全盘把握的目的,便于真正走进故事体会人物命运。二、学习故事插图:“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抽象思维。”儿童心理学也认为儿童时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生受阅读能力的限制,在读课文之前,往往对文中色彩鲜艳的插图最感兴趣,他们凭借插图,感知人物形象,再现童话的场

3、景,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这就是儿童形象思维发挥的重要作用。看懂插图,课文内容大体上就把握了。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下我们正在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先从插图入手讲讲童话产生前的故事: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个朋友拿来一幅画,画上一个穷苦的小女孩拿着擦着的火柴,看到图画,不仅让他想起了母亲的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占着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安徒&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明白

4、了这一点,童话中小女孩的境遇就浮出水面,更易理解了。三、注重品品读读,感悟语言美。低年级教材中的童话,语言优美、明快、活泼、象声词多,富于音乐美,是最适合朗读的体裁之一。教学中应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使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示范朗读,以情传情。低年级学生读的能力和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示范读更为重要。老师应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调,为儿童示范读,充分展现童话的语言美和蕴含的情感,把学生吸引到童话故事中去。让他们能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扮角色读,读中悟情。所谓扮角色读就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当角色,把童话中

5、人物的情感在自己的朗读中绘声绘色表现出来,有效地把情感融入读中。分角色读,情思交融。对于童话中对话多的文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分角色读,把学生引入童话的角色中去,从语言、情感、思想的交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分角色朗读不是课本剧的表演,也不能是课堂教学的作秀,它应是实在的,严肃的,认真地阅读。学生只有在扎实的阅读理解基础上,才能读出角色的情感、态度,正确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自然地朗读、自然的表演、自然地流露。同样,台下的同学才能观察出朗读同学的水平,体验角色的情感、态度。四、表演理解故事: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

6、热情和兴趣,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但前提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情况下,再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为表演而表演。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记住台词,思考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并加入自己的想象练习表演,然后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小鸭子、青蛙、大鱼、大乌龟、大白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活跃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

7、的快乐体验。同时不知不觉中,在他们的内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识,形成了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会群体的必要的价值观念,作为方式和情感模式。但有些童话又不适合表演,重在内心感悟,因此,在童话教学中,应根据童话作品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五、续写童话: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续写童话并根据童话内容改编故事结局。许多童话的结尾言已尽,意未尽,于是我们可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顺着课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坐井观天》,可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结尾:想想青蛙最后有没有跳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跳出去了,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如果它不肯跳出去,还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