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浅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ID:32826061

大小:53.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浅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_第1页
浅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_第2页
浅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麻烦”就是天使—浅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黄梅中心幼儿园余世芳为了参加教学活动竞赛,我选择了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案例《喇叭花电话》来执教。故事中小老鼠和小鸟把喇叭花想象成电话,互相用喇叭花电话说话、聊天。这个故事富有童趣,幼儿熟知故事中动物角色,乐意模仿动物间的对话内容,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欢快的语言活动气氛。在本园内一研和二研执教过程中,不同班级、不同幼儿对于活动中角色的扮演都很感兴趣,手工制作精美、逼真的喇叭花电话更是深得幼儿喜爱,幼儿为了能使用喇叭花电话和同伴交流,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鸟和小老鼠的扮演游戏中。基于在园内的两次

2、试教情况,我自信满满地整装待发了。那日,借班执教活动按照流程平稳进行,深受幼儿喜爱的角色扮演时间到了,大部分孩子欢呼雀跃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领取了喇叭花电话,并且很快融入到了角色扮演游戏的情境之中。这时我一回头看见还有一名男孩端坐在小椅子上,我走过去提醒:“宝宝,你想好扮演哪个小动物了吗?”孩子沉静地说:“老师,我谁也不想扮演!”孩子的话音刚落,我脑子也快速地转动起来:他不想参与怎么行呢!一定要想法子让他参与到游戏中来!但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直在我脑中闪烁,我不能强迫他去扮演小鸟和小老鼠,但是可以引导他干点别的。急中生智,于是我说:“那你和老师一起来

3、做导演吧!”但是整个表演环节中他的表现一直很被动、无奈!显然,我的“急中生智”不是他所需要的。虽然有这样的小插曲,但是整个活动还是在热烈、愉悦的气氛中结束,我心里还为自己能“急中生智”化解尴尬局面而暗自窃喜。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那个男孩被我牵着,被动、无趣的模样却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执意让他参加游戏,虽然达到了“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但是我注重的只是形式上的达标,而忽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也忽略了语言学科的目标。如果我能真正地从他内心需要出发,并且兼顾到他参加这个语言活动该享受的发展,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从幼儿的情绪状态和内心需要来

4、看,他在整个过程中被我拉着去担当任务繁重的“导演”,但事实却带给了他巨大压力;他的意愿和当时表现出的状态,做一名安静的“观众”应该更适合。如果让他从“导演”变身为“观众”,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他静心地旁观同伴表演,倾听角色间对话既尊重了幼儿的个体需求,也让他在倾听和观察过程中更怡然。出于教学目标和学科目标的考虑,孩子们表演结束前集中的时候,我还可以请这名''观众”说说他喜欢的动物对话,从而弥补他因缺失了角色扮演而丧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的缺憾。这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小“麻烦”,激发了我对常规教学活动中如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深入

5、思考。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承认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二、做好教案的同时更要做好预案。三、乐于反思和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必须尊重个体差异、面对个体差异,不能为了教学目标违背孩子的意愿,采取“一刀切”的办法遏制孩子的个性发展;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我们在做好教案的同时更要做好预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会成为儿童发展的催化剂,才能让不同个性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