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

ID:32832355

大小:55.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②。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③。【注】①此词作于词人遭谗言去职,从桂林北归途中。②蝶梦:梦蝶,出自《庄子》。水云乡:隐者居所,出自苏轼的诗歌。③渠:通“遽”,迅速。央:尽。14.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吴山”二句承上抒发词

2、人深藏内心的渴望舟行到潇湘的意愿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买得”三句进一层揭示此次北归,六月下湘江的机遇。B•“制荷衣”三句都是用了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制芟荷以为衣兮”“纫秋兰以为佩”“盍将把兮琼芳”。这三句承上转下,而屈原的伟大人格和作品,浮现在词人的脑海里,倾注到笔底下。C.“唤起”三句,以无比敬仰的心情赞颂屈原其人及作品的不朽价值。“九歌”即屈原的九首祭神乐歌;“三闾”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才华横溢的贾生。D.结尾“莫遣”二句把超越时空的思维意识回归到现实中清幽的自然画景,显示出

3、乐趣迅速消失殆尽。15.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14・孝祥。AB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综合理解,C项“三闾”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才华横溢的贾生错,指屈原。D项显示出乐趣迅速消失殆尽错,“未渠央”意为没有迅速消失殆尽。15、①此词表达了词人放浪江湖而清高闲远的情志;②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③享受纵情山水的无穷乐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

4、进行分析。本题词的上片写行舟过湘水的情景。开头“濯足”二句即用屈原作品的词语,又非常切合舟行途中情景,既写驾舟远行者的表象动态,又借以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并且贯穿全篇。从濯足到晞发的意象,显示出词人胸怀的高洁脫俗。“吴山”二句承上则抒发词人渴望到潇湘的心愿。“买得扁舟”三句,进一步展示想象与现实相结合的美好机遇。"六月下沧浪”,既点明了时间,又借指湘江并与上文潇湘呼应。”天公付我”,从表象上看,大概是写天公为我作美。这种多视角的审美情趣既是对屈原身处浊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的赞美,又是借以自喻而显露出豁达自适

5、的心情。下片即景抒情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水调歌头?泛湘江①南宋张孝祥。作者荡舟湘江,脑海里浮现出屈原的形象。屈原那种忠愤忧国的情操,精美多姿的诗句,撼动着词人的心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