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ID:32834178

大小:69.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_第1页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_第2页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李巷,杨春水,王传明李雯飞,杨志刚,林勤郁術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18052)牆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至治疗时间分为ABC3组,其中A组为3h内,B组为6h内,C组为超过6h。AB两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C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的预后效果。结果:和治疗前相比,AB两组的神经功能损伤(N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C组评分治疗后2脚有所下降P<0.05)o治疗前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之间差异均

2、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同时ABC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73.07%'60%,各组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卩<0.05)。另外,三组的出血率分别为12.5%、15.38%和5%,常规治疗的出血率低于静脉溶栓■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越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效果就更显著,预后更好。咲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效果〔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A反章编号〕1673-14090014)36-0045-02急性脑梗死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不及吋治疗,就会增加致残和死亡的可能性o针对该病的病理机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的

3、关键是实现血管的再毓通和恢复神经功能叩。日前,静脉溶栓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探讨该疗法治疗的预后效果,我院对70例在发病后的不同时间内进行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颅部C1ZMRI确诊°〕。根据发病至治疗时间分为ABC3组。A组为3h内患者,共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为48〜75岁,平均为62.3±3.4)岁。B组为3〜6h患者,共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

4、为46〜74岁,平均为66.3±3.2)岁。C组为超过6h患者,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为65.7±3.6)岁。对比各组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A、B两组患者均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具体可以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来选择尿激酶OJK)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Gt—PA)治疗◊。其屮UK方案具体为:将100〜150万U的UK加入100〜200ml的生理盐水中,在0.5h内完成静脉滴注。rt-PA方案具体为:取总量为50mg的rt-PA,将其中的5mg行静脉推注,剩余剂量

5、在lh内完成静脉滴注。C组因为发病超过6h,无法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聚、降低颅压、控制血糖和血压、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并发症的预防治疗等具体内容。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RDS)变化,其具体评价标准参照第4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I;观察4周后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后脑出血发生率。临〔收稿日期〕2014-06-19作者简介〕李巷Q983_"女>主治医师>

6、卑士•主要从爭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床疗效标准参照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叮,其疗效分为:①CR:NDS评分降低91%〜100%,病残

7、程度为0。②PR:NDS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为1〜3。③SD:NDS评分降低18%〜5%。④PD:NDS评分无变化或增加18%以上。其屮有效率为CR和PRZ和。1-4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数据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2结果2-1NDS评分比较同组间治疗前后对比,A、B两组的NDS评分均有显著卜降p<005),C组评分在治疗后24h及1周无明显变化,治疗后2周评分有所下降Pvo.05)。不同组间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前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5),治疗后各

8、时间段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表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DS评分对比组别病例数治疗前/分治疗后/分24h1周2周A组242&7+9.517.6±6.814.4±5.79.8+2.2B组2629.3±9・120.3±7・416.8±5.110.3±2.8C组202&5±9.72&7土&925.6±7.219.1±7.52-2临床疗效比较A组的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B组的73.07%和C组的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表2各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对比组别病例数CR/例呢〉PR/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