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

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

ID:32837730

大小:56.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_第1页
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_第2页
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_第3页
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摘要】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提高自身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文化;修身养性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提高自身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如何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以下几点:1.会读对文言文来说,读通全文尤其重要,只有读懂其文,才能明其文意。首先粗读课文。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意。这时切忌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应的地方用圈点法进

2、行标注便可。再是细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给生字难词注音释义;结合预习提示和语文工具书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以及作家作品、背景常识;给一些较长、难懂的句子试着划朗读节奏线,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三是听读课文。经过前面两个步骤,学生基本上解决了文中的生字难词,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文字的正音,句子的节奏,字词的重音,语言的气势,作者的情感,文章的大意等。这样学生就完全会读课文了。四是精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朗读、分男女生朗读、单独朗

3、读、齐读,最后基本上能够诵读课文。通过以上四步,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1.会译翻译课文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可采用“对、换、留、删、补、调”多种办法。2.1对,就是一对一的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双音词。如《曹刿论战》的开头:“十年春,齐师伐我。”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让它符合白话文的语言特点。2.2换,就是用现代的词去替换相应的古代的词

4、。如《曹刿论战》中的“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把句中的"未”换成“不可能”,把“弗”换成“不会”。译成: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民众,所以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3留,文言文中的地名、人名,不必解释,翻译时直接保留就行了。2.4删,就是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如《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勇气也”句中的“夫”是发语词,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就可删去;打仗,靠的是勇气呀。2.5补,是经常要使用的。文言文中省略的部分,根据需要补上,有时补上的内容要用括号括起来。“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

5、草间争斗”。2.6调:就是把词序换成白话文习惯的顺序。比如《陋室铭》的最后一句“何陋之有?”就不能翻译成:什么简陋的有?而应该译成:有什么简陋的呢?翻译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以下知识:①古今词义。例如:《愚公移山》中的“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G”,“没有”的意思;《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②注意文言句式。要掌握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等的用法。女口:《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

6、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本文中怎么理解就行了。③一词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本文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本文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①一词多用。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

7、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1.会折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

8、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荐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冇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